在技术分析中探索自己的交易思想

在交易中,很多问题和对应答案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负面影响在低层次展现,而解决方案则需要去高层次寻找。

就像有些朋友做趋势交易,策略优化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理想,总怀疑自己进场逻辑还有提高空间。

想要找到一个“宽严相济”的完美方法:既能在小级别单边中提前进场不错过波动空间,又能精准命中预判“趋势出现,坐上的高速列车。

但这种方法存在吗? 我认为不存在!

学技术分析是“入门”,超越技术分析才是“大成” ,很多技术理论带给我们的不只有衡量走势的方法论,还有一种“我”似乎能掌控市场,把握波动节奏的错觉。

这种为市场画“剧本”的潜意识念头,无疑是在挑战【偶然性】【不确定性】这两大真理。

什么是偶然性呢?

就像我们熟知的趋势,它的产生依赖多重因素的配合,它的出现更像是一系列小概率事件所形成的巧合,从突发事件、供需数据、基本面变化、全球经济、政局博弈,最终呈现出这些“变化”的载体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图表走势,价格波动。

举个例子,就像某些风险事件出现,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提振避险品种(黄金、日元、美元)而避险品种强劲,又会导致和它负相关的品种相继走弱大跌,趋势孤单吗? 并不孤单,交易机会在某个周期是集中爆发的,得益于市场整体波动率上升,而非均衡轮动。

在技术分析中探索自己的交易思想

在期货和股票市场也基本如此,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研判趋势不要只局限于一个品种走势上,而是要考虑市场整体波动率。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趋势交易者,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更高层面的东西,如果市场波动率出现明显上升,我们就必须要知道是受什么事件预期所推动,而这个事件又会在什么品种板块施加影响,它的影响范围和主要驱动品种。

同时从技术面上来说,市场整体波动率上升,有利于强化趋势信号的可靠性,反之则会削弱。

你必须通过对市场背景的研判,来确定你使用何种态度来面对进场机会,是保守慎重? 还是乐观积极?

很多新手喜欢从价格中读懂进场信号,但真正应思考的是各品种强弱状态折射出的市场参与者的共识心理,是过于乐观买卖意愿强,还是悲观买卖意愿冷淡?

很多问题从技术角度出发是无解的,你只能根据短期经验找到一时满意的解答,却在长期面上找不到终极答案。

因为从技术角度出发,一切推导都建立在“能不能做单”的前提上,免不了用“饥渴”的眼光来看待走势,主动寻找依据。

而真正的解决方案是要研判论证,搞清楚这个时间周期内市场背景如何:系统有效性是被强化了还是被削弱了,策略是否依然可靠,有无交易的意义,有无交易的价值。

很多交易者的思维格局停留在“一天”之中,跳不出当下,受小时线,甚至分钟线盘面的心理扰动。

真正的趋势交易,思维应该以“周/月”来计算,因为趋势是市场波动率上升导致主要运动方式的转变,它的产生显然不可能来源于每一个小级别高K突破的扩散。

我们在交易中接受概率是承认自己的渺小,再严谨的推论也无力抗拒市场突发事件导致的变化。

但不考虑市场背景和交易的价值,频繁进场把信号的可靠性都推给概率就是在赌博了,所谓的试仓,实际上是拿着自己资金赌小单边演化趋势的可能性。

什么是不确定性呢?

趋势的产生源于市场共识的形成,基本面变化影响了交易者对远期价格的评估,当现价和未来存在价差时,市场交投意愿上升,然后推动价格涨/跌来实现群体的价格目标,就是所谓的市场预期。

所以从有效市场假设来理解,市场价格总是能够充分反应交易者对当前市场因素的综合评估。

也就是说,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价格,必然是对所有“因素” “预期”充分反应过的有效价格。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很多朋友学到的技术理论也好,分析方式也好,不可能有预测未来的作用,更不可能无视市场的不确定性。

从逻辑上想: 某个突发因素如果会对市场产生影响,那么这个消息会在出现的第一时间作用于价格本身,引起市场异动,走势充分反应(AI智能交易可以在十几毫秒内完成对消息的解读和买卖)

反过来呢,如果某个因素出现之后,市场毫无反应,那么八成说明这个因素本就不具备影响力。

说直白点,作为一个小散,有影响的你跟不上,给你时间反应的八成是没影响力的垃圾信息。

所以我们做趋势交易的技术逻辑,应该建立在两个前提条件下,一个是【消息增量】 另一个是【偏好情绪】

消息增量: 某些具备连续性的政策,创造博弈环境的连锁事件。

例如美国开启加息周期对市场的中长期影响,从短期来看走势不好预测,但在中期上看政策方向明确,形成的市场预期具备稳定性,而且政策加码的可能性很大,体现在交易认知上自然可以从中可以坚定我们的趋势立场。

而博弈对立关系的形成,例如前两年的贸易战,今年的俄乌冲突,一旦形成之后容易愈演愈烈,双方施加压力助推局势升温,在对立中互相加码,事件的发展方向存在高度的确定性。

事后来看:俄深陷泥沼、俄速胜论、制裁崩溃论、乌投降论,都是茶余饭后的扯淡,随之而来的金融制裁和能源粮食供需结构变化才是实际该考虑的事情,有丰富联想力的交易者的基本都吃到肉了。

业余交易者当新闻看,而专业交易者应该: 两个产粮、能源大国打架,拉着欧盟耗能大户陪葬、会导致“天平”往哪倾斜,国际社会如何反应,他们进入博弈环境后波及的范围会有多大,最终影响力会传导到什么市场品种之上。

所以我经常说,做交易时间越久,越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越能意识到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更杂,以为构建交易系统就摸到“天花板”了 ,其实想多了,上面还有九重天隔着凌霄宝殿。

偏好情绪: 趋势交易是研判走势突破重要临界点后,多空格局变化对市场共识的引导;动量效应的本质是突破后买卖意愿上升,吸引跟风盘进场驱动价格演变。

但你能理解市场共识还不够,就像只会跟突破进场,却不知道自己要持有到哪里平仓一样;不知道,便意味着不可控,就会受限于主观意识的易变性。

真正影响效益的是出场端,也就是对于未来价格幅度的预期和影响周期的预估,前者要求我们要有很强的想象力,而后者则需要我们分析市场是否进入了某种情绪环境中。

关于想象力,我介绍过一个方法:当你认为趋势已经开启,但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可以用复盘软件去找一个近似的历史趋势,在模拟实战中过一遍复盘,体会一下历史趋势形成和变化的曲折过程。

因为我们总是对大周期的历史趋势记忆深刻,而对当时趋势内的小级别走势演化记忆模糊,复盘时一两年的走势眨眼就过,但真正实战时,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无法快进。

很多时候,时间是我们的朋友,但也是我们的敌人,我见过太多准备拿趋势,但却被短线反弹吓得清仓转向的案例,所以主观意识的易变性,是需要花很大代价克服的。

关于市场情绪, 市场进入某种选择偏好之中,群体心理形成明显的乐观/悲观倾向。

所表现出的特点就是在狂热的市场氛围中,比如多头偏好时,利空的消息被无视,影响力极大的削弱,而利多的消息,哪怕再小依然会对价格形成刺激,影响力被夸张放大,反之亦然。

当市场情绪形成后,走势的节奏和方向就有了很高的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有足够的洞察力,才能超越群体的共识,做出更高维度的判断,抓住利润。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学到的技术分析是市场主流交易方式,它代表了大部分交易者对于价格走势的共识理解,用得好,或许你能成为其中反应灵敏的优秀人物,能赚到理想的平均收益。

但你如果想赚到极端暴利,则必须在某些时候跳出常人的思维框架,反常规的形成超越群体共识的远见。

概数市场中的传奇交易者,莫不是做出了一些超出大众理解的非凡判断,并且在执行中贯彻了自己观点!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2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5 月 27 日 下午4:20
下一篇 2024 年 5 月 27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