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真的毁了A股吗?散户到底要怎么办才能在A股生存?

我国股市曾经引入过熔断机制,现在早已被证明不适合中国股市。国外的实践证明,量化交易在某些情况下,电脑同步的量化交易,会影响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引发“闪电崩盘”。

为此,美国证监会才决定引入熔断机制,也就是当价格或者指数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会自动暂停交易一段时间。

之前芝商所利率期货一度引发”熔断“,中止交易2分钟。这背后便是触发了监管机制中的量化阈值。

由此可见,量化交易和熔断一样,至少现在还不适合A股。

量化交易作为一种交易模式,在美国股市的占比达60-70%,为什么到了A股就变成收割机了。因为两者的股民构成是不一样。

美国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其中包括共同基金,养老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他们在股市的占比高达90%以上,也就是说,在股市这个博弈的市场,大家的力量都是一致的。

通俗地说,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你有的量化交易我也有,操作也几乎是同步的,不存在谁收割谁。

量化投资真的毁了A股吗?散户到底要怎么办才能在A股生存?

1.什么是量化投资?

量化投资是指用数学/统计/人工智能等方法取代人工决策,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一般情况下,市场研究、基本面分析、选股、择时、下单等都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计算机的分析能力往往比人类更强,同时情绪更稳定,研究更客观,执行也更可靠。量化不仅体现在交易上的程序化,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投资方法论。当然,除了量化投资机构之外,主观投资机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程序化算法执行其交易。

2.量化投资就是高频交易吗?

高频交易是量化交易的一种形式,但绝大部分量化交易都不是高频交易。高频交易依赖于极快的交易执行速度,包括数据获取、指令生成和订单执行。这类策略在模型研究上往往会关注市场的微观结构,如订单簿的深度和宽度、买卖价差、市场冲击成本等信息。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高频套利策略、做市交易策略属于这一交易类型;在交易执行环节,为了减少价格冲击、降低交易成本,会应用精细化的拆单交易与动态的挂撤单,其中有部分也被视作高频交易。

目前A股量化策略,大部分资金是短中长周期结合在一起的。量化整体来看,大约是每1~3星期换一遍持仓(对应双边年换手35~105倍);但如果排除提供短期流动性的部分(资金占比不高,但交易量占比高),大部分资金的换手率较低。量化投资永远面临一个自然规律:规模大了,交易换手自然就下降了。

国内监管将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单日最高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情况的交易认定为高频交易。在这一标准下,使用高频策略的资金量在整体量化投资AUM中占比并不高。与此同时,随着对高频交易监管的强化,高频类策略未来在量化投资中的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量化交易对交易市场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市场参与基金正变得越来越制度化,即去散户化。
  2. 市场波动性将加剧并变得更加极端。
  3. 赚钱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4. 高频量化交易会扰乱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也有违市场的公平原则。
  5. 高频量化交易的本质是超短线投机,不仅与监管部门倡导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不符,而且容易引发市场波动,放大市场的投资风险。
  6. 一旦高频量化交易出现交易规模过大、交易方向趋同的现象,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化交易对交易市场的危害还包括以下几点:

  1. 高频交易行为可能会扰乱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也有违市场的公平原则。
  2. 高频量化交易的本质是超短线投机,这与监管部门倡导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不符,而且容易引发市场波动,放大市场的投资风险。
  3. 一旦高频量化交易出现交易规模过大、交易方向趋同的现象,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市场波动性增加

量化交易通过大量的高频交易和复杂的算法模型,对市场的波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量化交易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市场崩盘。此外,量化交易还可能导致市场的短期过度反应,使得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

二、市场操纵风险

由于量化交易的高度自动化和隐蔽性,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此手段进行市场操纵。例如,通过编写特定的算法程序,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买入或卖出大量股票,从而影响股价走势,达到获利的目的。这种市场操纵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对散户投资者的影响

量化交易通常与大型机构投资者和高频交易商紧密相关,散户投资者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由于散户投资者缺乏专业的算法模型和交易技术,他们很难在量化交易为主导的市场中获得优势。此外,量化交易的高频交易行为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瞬间大幅波动,使散户投资者面临更高的交易风险。

四、监管难度加大

量化交易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监管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监测和防范量化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然而,现有的监管手段和技术很难完全覆盖和识别所有的量化交易行为,这无疑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A股交易环境不复从前

曾经风头无两的量化基金为何会走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专研游资策略的唐笑认为,根源在于量化基金的参与极大地改变了A股市场原有的生态。

以唐笑所熟知的超短线方面为例,一般而言一个题材都会经历启动、确认、发酵、加速、分歧、反包、龙回头等过程,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题材周期,这样的题材周期也是超短线投资者们赖以操作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超短选手会选择自己擅长的阶段去参与,比如有的喜欢做题材挖掘、有的喜欢高位接力,还有的则喜欢做龙头股的二波机会,在各路资金的不断接力下一波行情才能最终走出来。

然而,量化基金的增多却导致大家本来十分熟悉的题材周期变得不一样了。

被反噬的量化基金

规模与业绩难以两全一直是量化基金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不少百亿量化私募为了保证存续客户利益,不得不选择封盘拒客,比如幻方量化、衍复投资、启林投资、金戈量锐、进化论资产、天演资本等。

随着私募行业发展壮大,各个量化私募之间的策略同质化也日趋严重。

同时,近年来市场成交量一直没有明显提升,低迷时平均只有六、七千亿的成交额,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量化策略的市场总体容量。

深圳某量化私募创始人李铭表示,量化私募讲究的是顺势而为,赚的是市场波动的钱,一旦成交占比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成为影响波动的重要力量,也就违背了量化交易的初衷。

在此背景下,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的量化基金,在改变市场生态的同时也遭到了市场的反噬。

但是虽然高频量化确实让不少散户朋友吃了苦头,但这个是必然趋势

这就好比汽车都发明出来了,马车还有活路吗?

未来的世界,有很多事都会交给计算机去做!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至于机构通过融券实现T+0,这是制度的问题。

如果普通散户也开通融券,也使用T+0,恐怕会被消灭得更快。

毕竟融券是会爆仓的,交易越频繁,亏损也越多。

咱们可以想想啊,如果不是信托和私募有资金门槛,那些暴雷的信托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屠宰场了。

我想说的是:凡事都有利有弊。

实际上,散户的优势从来都不是信息差、专业度、技术和资金。如果我们用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的长板对抗,胜负还用多说吗?

相反,散户应该多用自己的优势去跟机构的劣势比,这才是制胜之道。

不过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市场里,赚快钱永远是主题,没有人能阻挡散户短炒。

直到有一天,散户们都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了,整个市场全成了机构的天下,就跟美股一样。

然后,大多数机构连指数都跑不赢,因为没有弱手对手盘可以收割了!

为啥现在要限制高频量化?

这其实是一个zz正确的问题。

因为管理层希望股市涨,希望恢复信心,希望发展科技,希望提振消费,希望经济复苏。

一切阻挡上涨的力量都要暂时到一边凉快去。

所以我才说,看清形势,跟政策站在一起才能赚到钱。

当然,当市场信心恢复后,一切照旧。(某些不合规的交易会被规范)

但那个时候是散户资金入场最多的时候,然后…你懂的…

我始终认为,作为散户的我们,还是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长板,而不是用自己的短板去攻击别人的长板。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115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9分钟前
下一篇 29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