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选长线还是短线?看这3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赚钱方式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几天跟炒股群里的朋友聊天,有人说“长线比短线难赚钱,我做短线一年赚20%,做长线的朋友套了3年还没解套”。这话一出,不少人跟着附和,说长线就是“把钱扔在股市里睡觉,醒来还可能亏了”。

炒股选长线还是短线?看这3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赚钱方式其实我刚炒股的时候也这么想,总觉得短线能“快进快出赚差价”,长线是“笨办法”。直到我做短线亏了30万,又靠长线把钱赚回来,才明白:不是长线难赚钱,是很多人没搞懂“什么是真正的长线”,更熬不过长线里的“寂寞和波动”。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长线和短线到底啥区别,里面又有哪些门道。

一、先搞清楚:什么是长线?什么是短线?别再混为一谈

很多人以为“拿的时间长就是长线,拿的时间短就是短线”,其实不对。长线和短线的核心区别,不是持有时间,而是“投资逻辑”和“操作思路”。

1. 短线:赚“短期波动”的钱,像“打零工”

短线就像你去工地打零工,干一天活拿一天钱,不关心这个工地未来会不会发展成大楼,只关心今天能不能拿到工资。做短线的人,不看公司长期好不好,只看股价短期会不会涨——可能是因为一条新闻、一个政策,或者股价出现了某个技术形态,就买入,等股价涨一点就卖出,赚的是“短期差价”。

短线的持有时间通常很短,可能是一天(超短线)、几天,最多不超过3个月。比如你看到某只股票因为“业绩预增”的消息涨了,当天买入,第二天涨了5%就卖,这就是短线;或者你看某只股票的K线图出现“金叉”,买入后持有10天,赚了8%就卖,这也叫短线。

做短线的关键是“快、准、狠”:快进快出,不拖泥带水;准确判断短期趋势,别买在高位;一旦看错方向,赶紧止损,别被套住。但短线也有缺点:手续费高(频繁买卖)、容易被情绪影响(追涨杀跌)、对技术分析要求高,新手很难做好。我刚炒股的时候做短线,一年交易了50多次,手续费花了2万多,最后还亏了30万,就是因为技术不行,又总追涨杀跌。

2. 长线:赚“公司成长”的钱,像“开公司”

长线就像你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不关心今天赚了多少钱,只关心这家公司未来能不能做大做强——比如能不能开发出新产品、能不能占领更多市场、能不能每年都赚更多钱。做长线的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会花大量时间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业绩、行业地位、商业模式),确认公司长期有成长空间,才买入,然后长期持有,等公司长大了,股价自然会涨,赚的是“公司成长的红利”。

长线的持有时间通常很长,至少1年,甚至3年、5年。比如2018年有人买了茅台,当时股价600多块,不是因为短期有什么利好,而是看好茅台的品牌价值和长期盈利能力,持有到2021年,股价涨到2600多块,赚了3倍多;再比如有人2019年买了宁德时代,看好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持有到2022年,股价涨了4倍多,这就是长线。

做长线的关键是“选对公司、熬得住”:选到真正有成长潜力的好公司,这是基础;就算买入后股价短期下跌,也能熬住,不被短期波动影响。但长线也有难点:需要有耐心(熬得住寂寞)、需要懂公司分析(别买错公司)、需要扛住波动(比如股价跌30%也不慌),很多人就是熬不住波动,拿了半年就卖了,最后没赚到钱。

二、为什么有人说“长线比短线难赚钱”?3个误区,坑了很多人

很多人做长线没赚到钱,就说“长线难赚钱”,其实不是长线难,是他们掉进了3个“长线误区”,把“伪长线”当成了“真长线”。

1. 误区1:“套住了才做长线”——把“被动被套”当“主动长线”

这是最常见的误区。很多人本来想做短线,买了股票后股价跌了,舍不得割肉,就说“我做长线,等它涨回来”。结果呢?要么是公司基本面不行,股价越跌越低,套了几年也解不了套;要么是等了半年,股价刚涨一点,就赶紧卖了,没赚到多少。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2021年,小李想做短线,买了一只新能源概念股,结果买入后股价跌了20%,他舍不得割肉,就说“我做长线”,持有到2022年,股价又跌了30%,他实在熬不住,割肉离场,亏了50%。后来他跟我说:“早知道当初就止损了,把被套当长线,就是自欺欺人。”

真正的长线是“主动选择”,不是“被动被套”。做长线之前,你得先确认公司长期有成长空间,是你主动想买来长期持有的;而不是买了之后跌了,才被迫做长线。就像你开公司,是因为看好这个行业才开的,不是因为开店亏了,才说“我长期开下去”。

2. 误区2:“不管公司好不好,拿住就叫长线”——把“乱买”当“长线投资”

很多人做长线,根本不研究公司,随便买一只股票,就说“我做长线”,结果持有几年,股价没涨反而跌了,就说“长线难赚钱”。其实不是长线难,是你买错了公司——就像你开公司,随便选了一个没前景的行业,就算开10年,也赚不到钱。

比如2015年有人买了一只传统报业股,当时觉得“报纸是刚需,长期没问题”,做长线持有到2023年,结果因为新媒体冲击,公司业绩一年比一年差,股价跌了80%,这能怪长线难赚钱吗?怪就怪他没选对公司,没看到行业的变化。

真正的长线,是“选对公司再长期持有”。做长线之前,你得研究公司的业绩(营收、利润是不是每年增长)、行业地位(是不是行业龙头)、商业模式(能不能持续赚钱)、长期逻辑(行业未来有没有发展空间)。只有选到这样的公司,长线持有才能赚钱。

3. 误区3:“拿住了就不管了”——把“躺平”当“长线操作”

很多人以为做长线就是“买入后不管不问,躺着等赚钱”,结果公司基本面变了也不知道,最后亏了钱还一脸懵。其实长线不是“躺平”,而是“长期跟踪”——就算买入了好公司,也要定期看公司的业绩报告、行业动态,确认公司的长期逻辑没变化,要是公司基本面变了,就得及时卖出,不能一直拿着。

比如2020年有人买了一只教育股,做长线,持有到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公司基本面变了,业绩开始下滑,但他不管不问,还继续持有,结果股价跌了80%,这就是“躺平”的代价。

真正的长线,是“买入后持续跟踪,动态调整”。比如你买了一家消费公司,每年要看看它的年报,确认业绩还在增长;要是有一天,公司的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走了,业绩开始下滑,就要考虑卖出,不能再长期持有了。

三、长线和短线,到底该怎么选?3个维度,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长线,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短线。到底该选哪种方式,要看你的“时间、能力、性格”,别盲目跟风。

1. 看时间:没时间研究,优先选长线;有时间盯盘,可试试短线

做短线需要大量时间:每天要盯盘(看股价波动)、研究技术指标(比如K线、MACD)、关注短期消息(政策、新闻),要是你每天上班很忙,没时间盯盘,做短线很容易出错——比如股价跌了没及时止损,或者涨了没及时止盈。

做长线不需要太多时间:买入前花几天研究公司,买入后每个季度看一次业绩报告,平时不用盯盘,适合没时间的人。比如上班族、宝妈,每天只有1-2小时空闲时间,做长线更合适;要是你退休了,有大把时间盯盘,也懂技术分析,可以试试短线。

我一个朋友是程序员,每天加班到9点,没时间盯盘,做短线总是错过买卖时机,后来改成做长线,选了3只消费龙头股,持有2年,赚了50%,比做短线的时候赚得多多了。

2. 看能力:不懂公司分析,别做长线;不懂技术分析,别做短线

做长线需要“公司分析能力”:要能看懂公司的财务报表(比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分析行业趋势、判断公司的长期价值,要是你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很容易买错公司,做长线也赚不到钱。

做短线需要“技术分析能力”:要能看懂K线图、MACD、KDJ等技术指标,判断股价的短期趋势,要是你连“金叉”“死叉”都不懂,做短线就是“瞎买瞎卖”,很容易亏。

比如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学过财务知识,不懂公司分析,就别盲目做长线;可以先从模拟盘开始,学技术分析,试试做短线,等有了经验,再考虑做长线。

3. 看性格:没耐心、爱冲动,别做长线;心态稳、能熬住,适合做长线

做长线需要“耐心和心态”:买入后股价可能会短期下跌30%,甚至更多,要是你没耐心,熬不住,很容易在低位割肉;要是你爱冲动,看到股价涨一点就想卖,也做不好长线。

做短线需要“冷静和果断”:股价波动的时候,要冷静判断,别被情绪影响;要是买错了,要果断止损,别犹豫,要是你性格优柔寡断,做短线很容易被套。

比如你是急性子,买了股票后每天都想看看赚了多少,涨一点就想卖,跌一点就慌,做长线肯定熬不住;要是你性格沉稳,能接受短期波动,不慌不忙,做长线更合适。

四、最后:长线和短线,没有“谁比谁好”,只有“谁更适合”

很多人争论“长线好还是短线好”,其实没必要——长线能赚“公司成长的钱”,适合没时间、有耐心的人;短线能赚“短期波动的钱”,适合有时间、懂技术的人,两者没有“谁比谁好”,只有“谁更适合”。

我炒股5年,一开始做短线亏了30万,后来改成做长线,选了5只好公司,持有3年,赚了80%,不是因为长线比短线好,是因为我没时间盯盘,也没学好技术分析,做长线更适合我。

最后想问大家:你做过长线还是短线?赚了还是亏了?你觉得自己更适合哪种方式?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8079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7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