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时间点:开盘后15分钟(9:30-9:45),看“资金是不是真干活”
可能有人觉得,开盘几分钟能看出啥?但数据告诉你,这15分钟比你想的重要多了。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的2025年1-9月数据,A股近62%的交易日,当天的涨跌方向在开盘15分钟内就能看出苗头。具体来说,如果开盘15分钟里,大盘不仅涨了,成交量还比前一天同期多20%以上,那当天大盘收涨的概率能到73%;反过来,要是开盘15分钟跌了,成交量还放大,当天收跌的概率有69%。
为啥这15分钟这么关键?因为经过一晚上的消息发酵,机构、大资金会在开盘后集中动手。比如前一晚出了“新能源补贴延长”的政策,第二天开盘15分钟,新能源板块的成交量要是突然比前一天多50%以上,那这个板块当天大概率能领涨;但要是只涨没量,比如股价冲高了2%,成交量却比前一天少,那基本是“虚涨”,后面很可能掉下来。
给大家说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开盘15分钟别光盯股价,重点看“量价能不能对上”。股价涨、成交量也比前一天同期多,这是“真强”,可以多留意;股价涨、成交量少,这是“假强”,别追;股价跌、成交量多,这是“真弱”,手里有这个板块的股就得警惕;股价跌、成交量少,这是“虚弱”,可能只是短期调整,不用慌。
另外,还有个数据可以参考:2025年以来,开盘15分钟成交量排名前10的板块,当天涨幅超过1%的有87次,占比82%。也就是说,只要开盘15分钟某个板块成交量能冲上前10,并且股价是涨的,那当天这个板块大概率有肉吃。
第二个时间点:午盘收盘前30分钟(11:00-11:30),防“偷袭”
很多人中午习惯关软件吃饭,觉得上午行情差不多定了,其实这30分钟特别容易出“幺蛾子”。根据同花顺2025年的统计,近58%的盘中急涨急跌,都发生在午盘收盘前30分钟。比如今年8月12日,上午11点前大盘还平盘震荡,结果11:05开始,半导体板块突然放量拉升,15分钟涨了3%,带动大盘翻红,当天最终收涨1.8%;还有7月5日,11:10开始,房地产板块突然跳水,30分钟跌了2.5%,大盘也跟着从涨0.5%变成跌1.2%。
为啥会这样?因为中午有2个小时休市,很多资金会在午盘前调整仓位——比如机构收到了中午可能出的消息,会提前买或卖;还有些短线资金,不想留仓位过午,会在这30分钟里集中交易。所以这30分钟的走势,往往能反映下午的行情方向。
怎么判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看“有没有突然放量”。如果前20分钟成交量都很平稳,突然最后10分钟成交量放大50%以上,不管是涨还是跌,下午大概率会延续这个方向;二是看“板块联动”。如果只是单个股票涨或跌,可能是个股消息,但要是一个板块里多只股票一起动,比如AI板块里前10大权重股都在11点后拉升,那下午整个板块大概率会继续涨。
给大家个小提醒:如果午盘前30分钟你手里的股票突然涨了很多,比如涨了5%以上,而且成交量特别大,最好别着急追,先看看是不是有突发消息;要是突然跌了很多,也别慌着割肉,先看看整个板块是不是都在跌,要是就这一只跌,可能是个股问题,要是板块都跌,可能是短期调整。
第三个时间点:尾盘最后15分钟(14:45-15:00),定“当天最终方向”
很多人觉得尾盘没什么看头,其实这15分钟是“定调子”的关键。根据Wind数据,2025年以来,A股近71%的交易日,尾盘15分钟的涨跌方向和当天最终收盘方向一致。比如9月10日,下午2点前大盘还跌0.3%,尾盘15分钟突然放量,金融板块拉升,大盘最终收涨0.5%;还有8月20日,尾盘15分钟医药板块跳水,大盘从平盘变成跌0.8%。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尾盘是当天交易的最后机会,很多资金会在这时候“查漏补缺”——比如基金要凑当天的净值,会在尾盘调整持仓;还有些短线资金,当天买入后要在尾盘确认收益,或者卖出避免持仓过夜。所以尾盘15分钟的资金动作,往往是最真实的。
判断方法也不难:首先看“成交量能不能持续”。如果尾盘15分钟成交量逐步放大,比如每分钟的成交量都比前一分钟多,那这个涨跌方向就比较稳;要是只是最后几分钟突然放量,前面10分钟没动静,那可能是“假动作”,比如有人尾盘偷袭拉一下股价,第二天可能就跌回去。
其次看“大盘权重股的动作”。比如上证指数里的银行、保险股,深证成指里的新能源、消费股,如果这些权重股在尾盘集体拉升,那大盘大概率能收涨;要是权重股集体下跌,大盘基本会收跌。比如今年9月5日,尾盘14:50开始,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股突然放量上涨,10分钟涨了1.2%,上证指数也跟着从跌0.2%变成涨0.3%。
还有个数据可以参考:2025年以来,尾盘15分钟沪市成交额超过500亿元的交易日,当天大盘涨跌幅超过1%的有68次,占比75%。也就是说,只要尾盘成交额够大,当天的行情波动往往也大,这时候更要盯紧。
最后说几句实在话,这些方法怎么用才有效?
讲完3个时间点,可能有人会问“光看这3个点就够了吗”“会不会有例外”。肯定有例外,但这3个时间点能帮你把判断的准确率提高不少,至少比瞎猜强。最后给大家3个实操建议,都是结合今年的市场情况总结的,能用得上:
第一,别只看单个时间点,要结合起来看。比如开盘15分钟量价齐升,午盘前30分钟板块联动上涨,尾盘15分钟成交量持续放大,那当天这只股涨的概率能到80%以上;要是开盘弱、午盘跌、尾盘没量,那大概率是跌,别抱有幻想。
第二,用数据辅助,别靠感觉。比如你想判断半导体板块今天能不能涨,开盘15分钟就看它的成交量比前一天多了多少,午盘前看有没有板块联动,尾盘看权重股的动作,这些都能在交易软件上查到,别光听别人说“这个板块要涨”。
第三,别贪心,也别慌。就算3个时间点都符合涨的条件,也别想着能涨多少,见好就收;要是不符合,也别慌着割肉,先看看是不是短期调整,比如有时候开盘弱,但午盘和尾盘能拉回来,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另外提醒大家,这些方法适合大多数情况,但遇到突发消息(比如政策突然出台、公司出利空)就不管用了,这时候得优先看消息本身。还有,投资有风险,别把所有钱都投进去,就算判断对了,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跌,心态放稳最重要。
总的来说,判断股票涨跌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抓关键节点。把这3个时间点盯紧了,再结合数据看,至少能少踩很多坑。以后看盘的时候,别再瞎琢磨了,先看开盘15分钟,再看午盘前30分钟,最后看尾盘15分钟,心里就能有谱了。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7035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