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很简单,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点一下鼠标就可以通过经纪商的网络通道在几十毫秒内完成一笔买卖,不需要跟前辈一样,向经纪人下电话指令,自己默记价格绘制图表
但交易也不简单,因为盈利与否从来看的不是报价精准和成交速度,而是对走势的研究和未来的预判。
这个“快节奏”时代的交易者,距离盘面太近,距离理性太远。本应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计划的制定上,但大多数人却是盯盘几个小时,买卖决定在几秒内完成…
对于交易而言,哪怕没有系统,没有自己的方法论,只要你能遵守一个严谨的决策流程,长期的交易结果都不会太差,因为保证自己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思路足够理性才是真正的获利前提。
系统也好策略也罢,都是存在于大脑中比较抽象的东西,真是情绪上头想做单了,什么“道理”和“原则”也挡不住这几秒钟的冲动。
那么什么是严谨的决策流程?我认为是一个“由大至小”的分析步骤。
(一)市况分析,确定主要品种
开始交易以前,必须选出自己主要的交易品种,一般而言重点关注的品种不应超过三个,而各品种间要注意它们的波动相关性,尽量不要选关联度太高的品种,因为很容易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最好分开做,隔日做。
而从市况分析的角度而言,我们必须知道一切对走势的观察都基于“动能和结构”的对比关系,这样才能得出具体“高/低”,“涨/跌”的认知概念。
所谓动能指的是品种的波动性,斜向单边可以看出市场动量的爆发,横向震荡可以看出收敛是震荡结构的形成,唯独弱多弱空是绝对不能参与的,因为这意味着市场技术逻辑的失效。
例如黄金,日线笼统的去看,我们能找到交易倾向,觉得自己可以凭借空头进场入市(下图日线)

但实则弱波动带来的是支撑和阻力频繁失效,判定趋势的技术逻辑已然不存在了,那么突破信号也会无效化,假突转折频发,认知到当前市场波动性的疲软就能想到突破信号的可靠性会消弱,继而就清楚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弃这一区域内的介入。

其实大部分朋友的亏损也都是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毕竟以顺势作为前提去交易太过模糊了,挡不住弱波动带来的小级别回抽和假突
如果对连损次数没限制的话,一个区域频繁损上三五单是常事,长此以往,这些额外的追单无疑会压低我们胜率(理想突破胜率在38%,实际胜率可能20%就不错了)
(二)制定交易计划,有几个中心点
1、大级别趋势方向,确定自己的交易立场,只做和趋势同向的开仓,逆向不做。
2、定位介入的级别,中线持仓、短线波段、还是日内操作不隔夜,明确自己的持仓属性以及盈利目标
3、明确小级别需要等待的介入图形,以及大概预估一下所需的K线数量,对于形成图形/指标的时间过程有预计,防止提前猜单进场
4、列举不具备条件的走势情景,走成什么样才算模糊,走成什么样才算计划失败,最好手绘图表方便对比
5、当日停手原则,止损后如何应对,以及对于心态和情绪的自控方式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交易者我们大部分时间应该放在研究走势上,甚至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用两台显示器,一个用来看盘面报价, 另一个开个文档对比计划走势,即时修正计划,所列举的东西也尽可能的标注在图表上。
而且有些抓优势点位的单子最好以“限价委托”的方式进行,因为回调发生时都是从高位回落,很容易引起错觉

一方面上涨末端K线是贴近屏幕上方边框,直觉上有一种“到顶”的心理暗示,另外一方面强单边积累了大量的投机盘,当它们集中了结时所产生的回落幅度也同样不弱,毕竟局部的动量总是守恒的,很容易给人一种“怎么涨上来,就马上会如何跌回去”的错觉。(下图为4H)

这两种不易察觉的心理暗示是导致回调介入困难的根本原因,因为大部分人看见回调第一反应,多少是有点期待反转的,觉得自己抓住反转就能弥补前面踏空的遗憾,也能重新开始抓个好先机,所以立场往往会跟着预期变化,某些时候很容易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很少有人意识到,对趋势方向判定要以日线为准,不能以小级别的走势做拓展性的联想
在客观上,走势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没有绝对的秩序存在,大级别制约小级别,小级别演化大级别,两者互相约束,互相转化。
但在主观上,我们是需要有逻辑关系关系的,谁服从谁,谁制约谁,先后顺序要明确,不然频繁变化立场,等于没立场。
比如,觉得小级别回落猛就扩展联想到大级别也能这么跌,如果这样的话,绝对做不好趋势,因为他动不动就吓得清仓反手了。
所以对于方向的判定要基于日线趋势格局有没有被破坏,结构崩了才能代表实际意义上的反转,而不是小级别走势的动能强弱来预判。提前进场说好听点是以小见大,说不好听就是赌单,瞎猜。
就像我以前经常说的,交易是一个工作,我们必须以假设和验证的方式去进行,不能靠主观对动量的抽象感觉,感觉是很容易受到环境暗示的,也没来由,分不清感性还是理性。
因此,我们必须提前考虑回调时价格出现的发展情景,然后根据这种假设去拟定计划,考虑回调所表现的方式,大概出现什么图形代表回调完毕,预计的进场范围在哪里,向上看多远,损位如何设置。
这些东西最忌讳在脑子里笼统一想而不是付诸于纸笔,毕竟有些时候我们猛然连下一句想说什么都记不清,难道奢望自己在面对价格波动犹疑不定时能回想起几个小时前制定的完整计划?
交易是一项工作,市场是你的老板,尽可能的制定合理的计划,走势批准了就执行,不批准就再做。
而且大部分的计划都是无效的,这很正常。毕竟我们只是假设而不能预测未来,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千万别把分析牵扯到什么“能力”、“信念”、“自尊”之类的大概念上,这纯粹是自我否定。
(三)介入机会往往是三种趋势级别的共振
主要趋势(日周级)次级走势(小时级)短线日内(分钟级)因为虽然价格变动都一样,但观察格局的差异会导致三种级别的走势不是那么统一
日线多头趋势压缩了级别去看可能正在走阶段性的回调折返,再压缩一下级别可能就又看出了回落中的回抽了,同样的走势切换不同的周期,关注面是会发生变化的。
有可能任何一个级别内的趋势方向都和其他两者相反,所以并不是任何时间下都下单,不然很容易“大周期顺势交易,小周期追涨杀跌”

需要足够的耐心,因为我们交易的机会本质上是三个级别的分化和统一,顺日线的方向,等次级折返走完,再等日内启动抓优势点位,最后三个方向的同向共振,完成一笔交易。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5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