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估值原理
基金当天估值(盘中净值估算)基于以下要素实时推算:
1. 持仓数据:采用基金最新季报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通常60%-90%)及剩余资产类别比例;
2. 实时价格:股票按盘中成交价计算,债券参考中债估值/市场报价,海外资产依时差取前一交易日收盘价;
3.公式计算:

二、误差来源
1. 持仓滞后:季报仅披露截至上季度末数据,调仓变动无法实时反映(误差可达±3%);
2. 非重仓资产:未公开的30%-40%持仓按行业指数模拟,与实际偏离;
3. 特殊资产:停牌股沿用停牌前价格,定增股/大宗交易股未考虑折价;
4. 费用扣除:管理费、托管费按日计提但通常不计入盘中估值。
三、数据示例
– 某沪深300指数基:前十大持仓占比27%,剩余73%按指数成分估算,15:00时若指数涨1.5%,则估算净值+1.45%;
– 主动股票基:前十大持仓60%,若重仓股平均涨2%,其余资产假设涨1%,则估算净值+1.6%(实际可能因隐形持仓差异偏离±0.5%)。
四、使用建议
1. 参考而非依赖:估值与实际净值差异常见0.5%-2%(极端情况>5%);
2. 交易型基金:ETF/LOF结合IOPV(实时参考净值)更准确;
3. 时间敏感操作:
– 14:50-15:00估算最接近实际净值;
– QDII基金因时差,估值延后(如美股基采用T-1日价格)。
总结:
盘中估值是近似值,帮助投资者感知当日波动,但不可替代官方净值。理性投资需结合长期业绩、基金经理能力等核心要素,避免被短期估算误差误导。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3235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