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发来一个问题,我认为挺典型的,所以发出来做个分享
他持仓跑出利润后,就会按小级别阻力结构,随着趋势顺向推损,但总是被回抽打到止损,导致自己错过后面的大行情,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如图)

其实他感觉的没错,很多人用移动止损想法是好的,但很少有人取得什么好结果,因为它本身就是个双刃剑

推动太频繁的话,止损位和市价过于接近,一个隔夜回调就打到了,还不如不推,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重阻破位时的单边走势确实看起来很强,动量一爆发直接就一波流畅的下跌行情,给我们的感觉是空头极盛强者恒强,大跌之后应该连着大跌
但换个角度去想,它从48850的反弹高位开始,连续走了八个交易日,在没有像样的反弹下一波跌出17.46%的幅度,其中两轮连续大阴中蕴藏着多少投机盘呢? 有多少空仓等着买入平空获利套现呢?

所以换个角度想,波段出现极强的波幅,它往往不代表后面更强的趋势,反而代表它这根弹簧已经绷的很紧了,大概率需要走一波回调来释放获利盘,真正出现市场恐慌性下跌的走势概率太低了(例如前两年原油负值)尤其是在没有什么重大消息面的时候。
因此,用小级别的结构向前推动止损,在假设上能讲通,好像支撑跌破变阻力,阻力又对价格本身产生了压制效应,但这是假设
实际上小级别结构基本只能代表一小段日内走势,从时间方面来看,可能推动止损的间隔不过是半天或者一个白盘的日内走势段落。【公(巴赫交易论)号】
这个时间范围从源头就拉近了和市价的距离,无论再怎么研究它必然是间距较窄的,预期本身也是非常极端的,意味着走势必须没有回调或者回调极弱被压制在一个小时级阻力的范围内,我们的底单才会安稳。

不然,一个次级回调或者跌破回抽一下阻力,轻轻松松就能把底单带走。
但极端行情极少,一般是重大消息面变化导致市场产生绝对的下跌预期,也就是恐慌行情,所有人都在抛售合约,卖盘占据压倒性优势。

就像前两年的原油负值,为什么走成这样?
因为疫情来了,全球经济停摆,能源需求断崖式下跌且原油仓储空间不足,多种极端利空下,才能导致恐慌性行情出现,这种情况多少年才出一次? 因此我们不能把每一轮都假设成极端趋势。
而且也得想明白一点,保本就代表不亏吗?
并不是这样,被保本实际上也是亏,我们亏掉了机会成本,亏掉了优势底单,还亏了一些随时能兑现的浮盈, 所以需要慎用
真遇见一些让你感觉到随时可能出回调的纠结行情时,主动减仓永远是比推动止损更合理的选择,因为移动损太大了不顶用,太小了大概率被扫,两个条件被触发都是血亏。
如果对趋势依然有信心,那么降低仓位继续持有用剩余仓位搏更大的利润率才是最优解!
推动的间距,我在课里讲过,为什么要以 “日线趋势到达下一个重阻后,再推动保本至原来的重阻上方” 为准
为什么慢一拍呢? 因为推动止损在我们中线交易者眼里并不是保护利润的,而是防止自己做了几个月大趋势形成习惯,养成思维定势了,趋势反转了也不想信,死扛着不跑,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因为越到尾部,积累出的仓位就越重,此时“屁股决定脑子”想不贪都难
人最怕的不是失去,而是得到后再失去,对于浮盈回吐的敏感程度会是止损的两三倍,所以到这种时候采取理性选择的心理阻力会非常大,相信体验过的朋友心里都有数儿。
真想去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是主动减仓,因为保本无论你怎么设置,它都有一定程度的利润回吐,在回测中的效果是不如主动减仓好,虽然主动减有点逆人性(减的位置往往是相对顶底,趋势表现最强的时候)但是它能保证你减仓位处于当前市价的极限盈利位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就两条思路:
1、统计一下主做品种的日均波幅,比如黄金,近期日均波幅20左右,那么我们推动保本的前提是,日内有高K跑出了一个日均波幅的小单边,然后损位空间能够覆盖住,有浮盈空间能扛住隔夜回调,不害怕半夜的回抽扫到底单(懒得统计,请结合ATR指标)
2、要么,就是我在课里说的,推动止损目标是防止思维定式,平时不推,过重阻再推。这样小级别的颠簸不至于动不动就把单子扫了,我们都抓住趋势启动位了,有点位优势了,别说保本,就是一定范围的浮亏也得拿呀,除非触发止损证明趋势格局已经走崩。
而且大周期去看趋势是“简化版”的,放大到小级别去看它本身并不流畅,不然咱们为啥说趋势介入更难做,高波动行情风险更大
原因就在这里,它波段涨跌猛,同样后续的回调也急,很多趋势你压缩了级别去看,小级别是非常颠簸的

这就意味着,小级别的支阻结构成型时间太短,不够形成市场共识,它本身就没多大的阻力效果,我们又能去期望它有多高的抵抗效应,合理不?想想这个问题
所以,并不是在小级别推动止损的方法有问题。而是小级别本身就不适合中线级别的仓位调整,很多短线走势会故意折返扫掉某个价位的止损盘,吃掉优势筹码再走趋势,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策略——喝海龟汤,刺穿进场
因此,级别匹配有问题就说级别的事,不要怀疑自己方法。
对于趋势交易者而言,最好的理念就是几个字——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你看好一轮趋势,对自己的单子有绝对信心,相信我,越少干预越少调节越好,没有必要的话轻易不要干预自己的持仓,让它飘着就好
你每干预一次,就多一层误判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们对未来趋势一无所知!
而且出场实际上要比进场严谨的多,无论是我们要在图表上用文字,线段标签标记预定信号防止自己遗忘,还是要每隔一两天去根据具体走势再确定一下计划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怕就是怕自己临盘看短线走势想当然,脑子一热。
千万不要进场挺用心的,仓位管理和出场就大概对付对付,想咋整咋整,一点也不考虑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最后,如果怕不移动止损会面临回撤,我认为这情况一般都是不做主动减仓,底单拿手里不见反转不平才会出的问题
遇见了我们该反思一下自己为啥没有前瞻性,从来不主动在波幅过热的超买区域兑现利润,为啥总是要事后被动的接受市场现状,而不是觉得移动止损是解决方式
其实以后做久了就会发现,移动止损就是个“安慰剂” 不触发的时候没啥用,触发了也是骗骗自己,其实丢了筹码和点位也是亏。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1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