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MACD红柱猛涨沪指多头还能冲多远?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沪指的MACD指标里,DIF(76.06)与DEA(66.79)的差距越拉越大,红柱也比之前粗了一圈。这妥妥是“多头发力”的信号,说明中期趋势里,多头能量仍在积累。但尴尬的是,KDJ指标却在高位拐头,短期调整压力若隐若现——中期与短期的博弈,就这样摆在台面。

为什么MACD能这么强势?答案藏在均线里:MA5、MA10、MA30、MA60形成标准多头排列,中长期资金持续进场,才会让MACD(中期指标)保持强势。而万亿成交额(1.26万亿)的配合,更说明“中期资金不是瞎炒”,而是真金白银在布局。反观KDJ的高位拐头,不过是“短期超买”的自然反应——毕竟指数连涨后,获利盘兑现需求必然存在。

市场资金的操作逻辑也很清晰:中长期资金借着短期波动“慢慢买”,短期资金盯着KDJ“高抛低吸”。所以我们看到,指数涨了,但日内波动不小——短期资金在折腾,中期资金在稳盘。1.66%的换手率,则说明“中期资金还没大规模动”,只是悄然布局,筹码交换并不充分。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操作思路得“分层次”:若持仓符合中期趋势(跟着均线往上走),不妨拿一拿,毕竟MACD的强势暗示“中期还有空间”;若持仓是纯短线题材,就得紧盯KDJ,拐头就跑,别被中期信号误导。更关键的是,别忽视“均线的防守作用”——只要不跌破MA30,中期趋势就没坏,即便回调,也是低吸机会。

说到底,MACD的强势是“中期定心丸”,KDJ的拐头是“短期警示灯”。两者博弈的结果,取决于“量能能否持续”:若量能维持万亿以上,MACD或能“拉回”KDJ,指数再冲一波;若量能萎缩,红柱缩短,中期趋势也会受影响。所以,与其纠结指标打架,不如盯着量能和均线——前者决定强度,后者决定底线。

A股MACD红柱猛涨沪指多头还能冲多远?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58260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