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始正文之前给跟大家唠唠嗑
①新股X华新上市大涨的消息相必大家都刷到了,该新股我也打新了可惜没有中签,但是我依旧在坚持打新股和新债,即使不中也建议大家坚持打新。
②该账号未来会成为我的思想阵地,随着时间逐步宽裕,我会逐步把自己的投资体系,持仓和对于全球资产的思考分享给大家。有三种思想对于我的投资影响巨大,1、价值投资,2、全球配置,3、周期思维。

欢迎大家关注我,正式开始今日的文章内容分享。
大盘走成这样,接下来如何走
A股在3500点之上展开了一场静默的拉锯战。今日上证指数微跌0.03%,指数黄白二线分化,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京三市超3200股飘红,今日成交1.46万亿。表面平静之下,市场正经历着深层逻辑的切换:金融与周期板块短暂闪耀后显露疲态,科技与消费主线却在政策与产业共振中悄然崛起。
一、3500点之上的多空博弈
沪指成功突破3500点关口,创下年内新高,上周涨幅达1.09%,全市场日均成交额维持在1.50万亿元的活跃水平。这一轮冲高背后,是政策预期与增量资金共同导演的行情。然而高位隐忧已然显现:指数连续收出长上影线,显露出套牢盘压力;技术面上,当前点位正切入去年十月的密集成交区,若缺乏成交量持续配合,上行空间可能受限。
市场结构的分化更值得警惕。7月16日的交易呈现鲜明对比:四大行股价齐创历史新高,推动沪指勉强收红,但多元金融板块集体崩盘,南华期货放量跌停;电力、煤炭等周期股内部分歧加剧,机器人概念与稀土板块逆势冲高。这种撕裂凸显出资金在政策红利与业绩确定性之间的艰难抉择——主力正从高估值科技领域撤出,转向电力、消费电子等“避风港”。
更深刻的矛盾隐藏在宏观数据中。6月CPI同比微升0.1%,核心CPI创一年新高,传递出消费需求温和复苏的信号;但PPI持续疲弱,环比下降0.4%,位于2016年以来次低点,暴露出制造业“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这种分化印证了经济修复的不均衡,企业盈利压力仍如悬顶之剑。
二、政策信号重塑市场预期
当需求端复苏步履蹒跚,供给端改革正悄然重构产业逻辑。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的“反内卷”战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核心直指“治理低价无序竞争”与“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着政策重心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优化。
与2016年“关停并转”式的供给侧改革不同,此轮反内卷更注重“内涵式升级”。通过引导资源流向高附加值领域,加速低效产能出清,本质是为高质量发展筑基。民生证券预判,7月政治局会议可能对反内卷进一步定调,参考供给侧改革经验,重点行业或推出去产能的量化KPI。这种政策嬗变已在市场激起涟漪:钢铁、水泥等行业因产能清退预期获得估值提振,光伏玻璃企业因减产迎来供需格局改善。
另一边,资本市场制度红利持续释放。上交所近日推出“预先审阅”机制,为硬科技企业IPO开辟快速通道。该制度精准锁定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通过“前端缓冲+后端合规”的设计,缩短企业上市周期。此举与陆家嘴论坛提出的“科创成长层”形成呼应,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战略主线愈发清晰。
三、7月窗口期与8-9月风险点
站在年中时点,市场面临政策、数据、外部风险的多重校验:
政策红利窗口:7月下旬政治局会议将为下半年经济政策定调,市场对“反内卷”细则落地、消费刺激加码抱有期待。历史经验显示,政策真空期往往引发观望情绪,但今年在“类国九条”与“反内卷”叠加背景下,政策预期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支点。
业绩验证压力:截至7月中旬,A股半年报向好率高于去年同期,但盈利改善幅度有限。结构性机会集中在三领域:一是AI算力、创新药等强产业趋势赛道;二是通信、电子中的北美算力链;三是军工及反内卷相关的新能源。随着8月业绩密集披露,预亏股可能引发局部踩踏。
外部风险积聚:8-9月将成为关键考验期。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巴西等6国加征关税,若欧盟、加拿大等经济体跟进,全球有效关税税率或重回20%。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虽大概率按兵不动,但降息推迟持续压制风险偏好。更需警惕的是,A股将在8月迎来超2.3万亿元解禁洪峰。
表:主要机构对下半年A股走势预判
机构名称 |
核心观点 |
关注板块 |
风险提示 |
中信证券 |
四季度开始A股有望迎来指数牛市 |
有色、AI硬件、创新药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
申万宏源 |
“牛市氛围”延续但过程反复 |
新消费、创新药龙头 |
三季度行情反复性 |
中泰证券 |
7月做多窗口,8-9月风险加大 |
TMT、非银、军工 |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
国泰海通 |
“转型牛”趋势形成,横盘整固蓄力 |
电子、有色、农牧 |
地产价格下行拖累消费 |
四、分化市中的投资策略
面对震荡上行的指数与分化的个股行情,投资者需在产业趋势、政策绿灯与估值安全垫之间寻找平衡点:
- 科技成长主线:AI算力产业链受益于英伟达重启H20芯片供货及台积电二季报超预期,800G光模块进入放量期,1.6T技术蓄势待发。科创板在制度红利加持下,硬科技企业上市加速,科创50指数ETF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年内份额增长26%。
- 消费分层机遇:暑期消费催化影视娱乐板块,Z世代驱动的国潮品牌、智能家居蕴含结构性机会。但需警惕耐用消费品与地产链的获利回吐压力,政策未落地前不宜过度博弈。
- 防御性配置: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股息率超5%的银行)、公用事业等高分红资产仍是险资“压舱石”。但需注意红利回撤风险——当AI等强势产业趋势出现时,资金可能阶段性撤离。
仓位管理比行业选择更为关键。散户宜将总仓位控制在5-6成,单行业持仓不超过20%;ST股及预亏股需立即清仓,避免退市新规下的“末日轮”陷阱。
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下,A股的“转型牛”底色未改。7月震荡上行的窗口仍在,但8月将迎来政策定调后的压力测试——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叠加中报业绩分化,或引发市场阶段性调整。指数突围的关键,在于“反内卷”政策能否真正疏通企业盈利梗阻,以及AI、创新药等新质生产力是否接棒金融周期,成为带领大盘冲关的旗帜。
投资过程中你可能不需要太过聪明,但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52100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