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MACD水上金叉:历史性大牛市启动信号
1.1 季度MACD水上金叉的历史意义
A股自1990年成立以来,季线MACD水上金叉仅出现过5次,而2025年第二季度这一信号再度亮起,成为第六次关键转折节点。回顾历史,前五次信号出现后,市场均开启了涨幅超100%的牛市行情:1996年涨幅195%、1999年涨幅114%、2005年涨幅513%、2008年涨幅109%、2014年涨幅153%。
季度MACD水上金叉的技术含义极其重要,它意味着中长期资金开始大规模入场,市场趋势发生根本性逆转。这一指标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预测准确性,是因为季度级别指标过滤了短期波动干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场的中长期趋势。以2005年为例,当时沪指在998点形成季度金叉后,仅用580天便飙升至6124点,涨幅达513%。
当前市场虽处于震荡调整期,但政策支持力度、外资流入趋势及行业景气度均具备牛市启动的基础条件。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经济韧性显著;北向资金近期连续净流入,7月累计净流入超2000亿,接近2024年10月8日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5000亿);创新药、半导体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1.2 多周期技术指标共振
除季度信号外,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已同步出现日线级别的MACD金叉,形成短中长三级共振的技术形态。这一现象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即将进入牛市的信号。
周线级别,三大指数中已有创业板指率先形成周线级别金叉,若沪指或深成指也形成周线金叉,将进一步增强趋势反转的信号。历史数据显示,周线金叉出现后,市场平均上涨周期可达3-6个月,这与季度信号形成互补,形成”短中长”三级共振的技术形态。
月线级别,化学制药板块MACD水上二次金叉,形成经典的”双龙出海”形态,量能连续3月递增,突破布林上轨的强势特征明显。月线级别的MACD金叉通常意味着中期上涨趋势的确定性较高,是判断市场大趋势的重要依据。
二、均线系统:完美多头排列预示强势上行
2.1 日线均线系统分析
上证指数的均线系统已呈现出典型的多头排列特征,这是判断中期上涨趋势的重要技术信号。上证指数的5日均线(3602.5)、10日均线(3588.3)、20日均线(3575.6)和60日均线(3523.4)依次从上到下排列,形成标准的多头排列格局。这种排列方式表明,A股市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趋势均向上,市场整体处于强势状态。
从均线斜率来看,各条均线均呈现向上倾斜的状态,特别是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的斜率较大,表明近期上涨动能强劲。更为重要的是,指数始终运行在5日均线上方,每次回调至10日均线或20日均线附近时都获得了较强支撑,形成了良好的上升通道。这种”回踩均线即上涨”的模式是典型的强势股特征,表明市场对A股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创业板指表现更为强势,均线系统呈现完全多头排列。创业板指的强势主要得益于AI算力和创新药两大板块的带动。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优化,样本股质量和指数可投性提升,对创业板指上涨形成利好。创业板已经连续半个月创新高,7月29日更是一根中阳线再次打破了新高,表明市场对成长股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2.2 周线和月线均线系统分析
周线级别的均线系统同样呈现出强势特征。周线级别的MACD和KDJ指标形成双金叉,季线双金叉结构已然成型,这通常意味着中长期上涨趋势的确定性较高。周线级别的均线系统若形成多头排列,通常意味着中期上涨趋势的确定性较高。
月线级别的均线系统同样表现出强势特征。月线级别的MACD水上二次金叉,形成经典的”双龙出海”形态,量能连续3月递增,突破布林上轨的强势特征明显。月线级别的均线系统若形成多头排列,通常意味着长期上涨趋势的确定性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上证指数自2006年大牛市以来,日线均线多头排列向上发散的情况一共才出现几次,每次出现后行情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从概率上来讲,指数走牛的概率极大。这种罕见的技术形态出现,往往意味着市场将迎来重大转折。
三、成交量分析:量价齐升确认上涨动能
3.1 整体成交量分析
成交量是衡量市场活跃度和资金关注度的重要指标。A股市场在上涨过程中,成交量呈现出明显的放大趋势,这表明在股价上升的同时,有大量的资金在积极涌入市场。
从具体数据来看,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量在近几个月较之前有了显著提升。以2025年7月为例,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量达到6.1亿手,较2025年年初的日均成交量4.2亿手增长了45.2%。更为重要的是,在指数创历史新高的7月23日,成交量达到6.98亿手,成交额1476.13亿元,呈现出典型的”量价齐升”态势,这通常是市场健康上涨的重要标志,意味着A股市场的上涨是有坚实的资金基础支撑的。
7月23日,两市成交额达2.01万亿,创下年内新高。尽管随后几个交易日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1.8万亿以上的高位,表明市场情绪高涨,资金入场意愿强烈。从量价配合来看,指数上涨时成交量明显放大,下跌时成交量相对萎缩,呈现典型的健康量价关系。这种情况通常预示着市场趋势的延续性较强,短期内调整不会改变整体上行格局。
3.2 资金流向分析
资金流向是判断市场走势的重要指标。2025年7月以来,北向资金流入显著,连续突破2000亿,且已持续超过一周。这一规模接近2024年10月8日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5000亿)。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表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正在恢复,有望带动A股市场情绪进一步回暖。
主力资金虽然在7月23日净流出632亿,但散户接盘占比达62%,显示市场情绪较为稳定,投资者对后市仍持乐观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主力资金持续从周期股煤炭、钢铁转向科技半导体、AI算力及医药创新药,结构性机会明确。
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2025年二季度,主动型基金对银行持仓总市值为635.1亿元,环比增加27.12%;持仓占比为4.85%,达到自2021Q2以来最高水平,环比上升1.13个百分点。被动型基金对银行持仓总市值为1333.09亿元,持仓占比11.11%,环比上升2.01个百分点。
四、技术指标深度解读:多头力量占据主导
4.1 MACD指标分析
MACD指标由DIF线和DEA线以及柱状线组成,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股票价格的趋势和买卖信号。在A股市场中,MACD指标呈现出明显的强势特征。
从整体来看,上证指数的MACD指标显示,DIF线向上穿过DEA线,形成了金叉,而且柱状线也呈现出红色且不断变长的状态。这表明A股市场的多头力量正在逐渐增强,股价上涨的动能十分充足。当MACD指标出现金叉后,往往预示着股价将迎来一波上涨行情,而当前上证指数的MACD指标持续保持这种强势状态,进一步验证了其上涨的趋势。
从个股来看,恒瑞医药的MACD指标在7月18日DIF线上穿DEA线形成金叉,红柱放大,显示短期多头占优。药明康德的MACD指标也呈现出积极的变化。2025年2月23日,药明康德的MACD指标显示DIF加速上穿DEA形成金叉,多头动能显著增强(近3日差值扩大0.8→1.2)。更为重要的是,MACD柱状图连续5日扩张(0.5→1.2),显示多头控盘力度加强,这通常是股价持续上涨的重要信号。
4.2 KDJ指标分析
KDJ指标可以反映股票价格的超买超卖情况。在A股市场中,KDJ指标呈现出强势震荡的特征。
从整体来看,上证指数的KDJ指标在进入超买区域后,并没有迅速回落,而是在高位维持震荡。这说明虽然短期内股价上涨过快,可能存在一定的回调风险,但市场的强势氛围依然浓厚,多头力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在超买区域的强势震荡,表明市场对A股的看好情绪非常强烈,即使股价出现短暂调整,也难以改变其整体向上的趋势。
从个股来看,恒瑞医药的KDJ指标在7月18日处于强势区间(50-70),未出现超买信号,上涨动能充足。这种在强势区间内的运行通常意味着股价仍有上涨空间。药明康德的KDJ指标也呈现出积极的变化。2025年4月21日,药明康德的KDJ指标显示低位金叉初现,这通常是股价见底回升的信号。而在2025年2月23日,药明康德的KDJ指标J值接近超买阈值(70),短线需警惕技术性回调,但整体仍处于强势区域。
4.3 RSI指标分析
RSI指标是衡量股票价格超买超卖情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A股市场中,RSI指标呈现出强势但未超买的特征。
从整体来看,上证指数的RSI指标值在58左右,处于强势区间(50-70),未出现超买信号,表明上涨动能充足且可持续。这种在强势区间内但未达到超买水平的RSI值通常意味着股价仍有上涨空间,且调整风险相对较小。
从个股来看,恒瑞医药的RSI指标值为58.23,处于强势区间(50-70),未出现超买信号,上涨动能充足。这种RSI值表明恒瑞医药的股价上涨是健康的,没有出现过度投机的情况。药明康德的RSI指标也呈现出积极的变化。2025年4月21日,药明康德的RSI值为52,进入中性区间,表明短期超卖状态已经得到修复。而在2025年2月23日,药明康德的RSI(14)值为68,接近超买阈值(70),短线需警惕技术性回调,但整体仍处于强势区域。
五、形态分析:多种看涨形态共振
5.1 突破形态分析
从K线形态来看,A股市场形成了一些典型的上涨形态,这些形态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上涨的技术面支撑。
恒瑞医药在2025年7月28日以涨停板的方式突破了四年平台,形成了典型的”平台突破”形态。这种突破形态通常意味着股价将进入快速上涨阶段,是重要的买入信号。更为重要的是,恒瑞医药与GSK的120亿美元合作协议发布后,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程度大幅提升,这从技术形态的突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药明康德在2025年2月23日的股价突破上轨(67.8),通道扩张至69.2-64.3 CNY,波动风险加剧。这种突破布林带上轨的形态通常意味着股价将进入加速上涨阶段。此外,药明康德在2025年4月突破了江恩三角形压力位53.08元,下一目标位54.24元(江恩四方形阻力)。这种基于江恩理论的形态突破,通常意味着股价将按照特定的几何级数上涨。
5.2 上升通道分析
A股市场在上涨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上升通道。股价在上升通道内运行,每次回调至通道下轨附近时都获得支撑,然后继续向上运行。这种上升通道的形成,表明市场对A股的看好情绪在不断积累,是中长期上涨趋势的重要技术面信号。
创新药指数在上涨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上升通道。指数始终运行在5日均线上方,每次回调至10日均线或20日均线附近时都获得了较强支撑,形成了良好的上升通道。这种上升通道的形成,表明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恒瑞医药作为创新药板块的龙头企业,其股价在2025年以来从45元上涨至58.76元(7月18日收盘价),涨幅达30.5%,突破了2023年高点55元,进入主升浪阶段。其股价在上升通道内运行,每次回调至通道下轨附近时都获得支撑,表明短期上涨趋势强劲。
六、历史对比:当前信号与过去牛市的相似性
6.1 与2005年牛市启动前的对比
2005年,上证指数在998点形成季度MACD金叉后,仅用580天便飙升至6124点,涨幅达513%。当前市场的技术面与2005年牛市启动前有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季度MACD水上金叉的出现。这一信号在A股历史上仅出现过5次,每次出现后市场均开启了大幅上涨行情。当前市场的季度MACD水上金叉与2005年的情况类似,是判断大牛市启动的重要信号。
其次,均线系统的多头排列。2005年牛市启动前,上证指数的均线系统也形成了多头排列,且向上发散。当前市场的均线系统同样呈现出多头排列且向上发散的特征,表明市场趋势向上。
最后,成交量的变化。2005年牛市启动前,市场成交量也出现了明显的放大,量价配合良好。当前市场的成交量同样呈现出放大趋势,量价配合健康,表明市场上涨有坚实的资金基础支撑。
6.2 与2014年牛市启动前的对比
2014年牛市启动前,上证指数同样出现了一系列技术面信号,与当前市场有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季度MACD水上金叉的出现。2014年牛市启动前,上证指数的季度MACD指标也形成了水上金叉,随后市场开启了大幅上涨行情。当前市场的季度MACD水上金叉与2014年的情况类似,是判断大牛市启动的重要信号。
其次,突破前期高点。2014年牛市启动前,上证指数突破了前期高点,开启了新的上涨阶段。当前市场同样突破了前期高点,形成了典型的突破形态,表明市场将进入新的上涨阶段。
最后,成交量的变化。2014年牛市启动前,市场成交量也出现了明显的放大,量价配合良好。当前市场的成交量同样呈现出放大趋势,量价配合健康,表明市场上涨有坚实的资金基础支撑。
七、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7.1 总体投资策略
基于当前市场的技术面分析,建议投资者采取以下策略:
配置策略:8-10月建议以成长股为主,价值股为辅,重点关注创新药、芯片半导体、婴童概念三大板块。配置比例上,建议成长股占60%,价值股占40%。具体到行业,创新药30%、芯片半导体25%、婴童概念15%、其他30%。
操作策略:建议采取”分批建仓、波段操作”的策略。对于已经持有相关板块股票的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对于尚未建仓的投资者,建议在指数回调至3530-3542点支撑位附近分批建仓。在上涨过程中,可以适当高抛低吸,降低持仓成本。
时间窗口:重点关注8月的投资机会。从历史数据看,8月是价值蓝筹、周期消费相对较佳的配置期。同时,随着中报业绩披露完毕,市场将更加关注三季报业绩预期,业绩确定性高的行业和公司将获得市场青睐。
7.2 板块投资策略
创新药板块:建议重点关注三类企业:一是已形成创新药研发和销售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二是创新药产业链企业,如药明康德等CRO企业;三是创新药ETF,如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投资时点上,建议在回调时买入,长期持有,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芯片半导体板块:建议重点关注三类企业:一是半导体设备企业,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二是半导体材料企业,如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成分股;三是AI芯片设计企业,如华为海思、寒武纪。投资时点上,建议在行业景气度上升期分批建仓,长期持有,分享行业成长和国产替代红利。
婴童概念板块:建议重点关注两类企业:一是母婴零售龙头,如孩子王;二是国产奶粉龙头,如贝因美。投资时点上,建议在政策落地后的需求释放期买入,中期持有,分享政策红利和行业复苏红利。
7.3 风险提示
投资者在把握上述机会的同时,也应当关注以下风险因素:
技术分析的局限性:技术分析主要基于历史价格和成交量数据,不能预测未来事件或市场情绪的突然变化。技术分析在市场非理性或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可能会失效。因此,投资者在使用技术分析时,需要结合基本面分析和市场情绪分析,做出更加全面和合理的投资决策。
量能不足风险:若突破关键压力位时成交额未达预期水平,可能引发技术性回调。突破3636点前高密集成交区需显著放量≥1.85万亿方可有效突破。若缩量至<1.75万亿,可能引发冲高回落,加大跌破3600点的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美联储议息会议7月30-31日若释放降息信号,利好全球风险资产推动A股冲击3620点;若推迟降息则压制成长股估值。中美经贸会谈若关税缓和,利好光伏锂电等出口链,谈判破裂则压制风险偏好。
板块轮动风险:牛市中板块是轮动的,等所有股都在涨的时候那就是快要结束了。投资者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持仓结构,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单一板块或个股。
八、结论:技术面共振预示历史性大牛市
综合技术面分析来看,A股市场已呈现出五大共振信号,预示着历史性大牛市即将启动:
第一,季度MACD水上金叉:这是A股历史上第六次出现该信号,前五次均开启了100%以上的大牛市。季度MACD水上金叉意味着中长期资金入场、市场趋势逆转,是判断大牛市启动的重要信号。
第二,均线系统多头排列:上证指数的均线系统呈现出典型的多头排列特征,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和60日均线依次从上到下排列,形成标准的多头排列格局。这种排列方式表明,A股市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趋势均向上,市场整体处于强势状态。
第三,成交量持续放大:A股市场的成交量呈现出明显的放大趋势,7月23日两市成交额达2.01万亿,创下年内新高。量价配合良好,指数上涨时成交量明显放大,下跌时成交量相对萎缩,表明市场上涨有坚实的资金基础支撑。
第四,技术指标积极变化:MACD、KDJ、RSI等技术指标均显示多头力量占据主导地位。MACD指标显示DIF线向上穿过DEA线,形成了金叉;KDJ指标在高位维持震荡,表明多头力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RSI指标处于强势区间但未超买,表明上涨动能充足且可持续。
第五,多种看涨形态共振:上证指数突破了前期高点,形成了典型的突破形态;恒瑞医药等龙头股突破了长期平台,形成了平台突破形态;市场形成了明显的上升通道,每次回调至通道下轨附近时都获得支撑。这些看涨形态的共振,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上涨的技术面支撑。
从时间周期看,8-10月是价值蓝筹、周期消费相对较佳的配置期,预计上证指数将在8月突破3700点,向4000点发起冲击。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创新药、芯片半导体、婴童概念三大板块,把握历史性大牛市带来的投资机会。
正如历史所示,技术面的共振信号往往预示着市场的重大转折。当前A股市场的技术面信号与历史上几次大牛市启动前的信号高度相似,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把握历史性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提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9320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