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印度的粮食产量比中国多?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
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6.69亿吨,位列全球第一,但同时,我国也是全球第一的粮食进口大国,2020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42亿吨,比2019年增长了21.95%。
作为我们邻国的印度,人口超过13亿,2020年粮食总产达3.62亿吨,位列全球第三,且大米出口量高达1300万吨,为全球第一的大米出口国。
为何同为世界超级人口大国,印度“卖粮”,我国却要“买粮”?印度真的不缺粮吗?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印度粮食依赖多方进口。甚至艰难时期时,印度曾寻求过国际援助。到了2020年,据联合国和世界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印度有着全球30%的“饥饿人口”,近2.2亿印度人无法满足正常温饱。也就是说,和表面上风光的“全球第一的大米出口国”不和谐的是,印度目前潜在的粮食危机可能随时爆发。
既然如此,印度为何会成为全球第一的大米出口国?这一切还得从印度农业两次“绿色革命”说起。
1、第一次“绿色革命”
1947年,印度独立后曾多次陷入粮食危机。据统计,1950年到1960年的10年间,印度每人每天仅有394.9克粮食,最高时不超过408克,而一个正常人每天要吃掉大约1500克粮食。当时印度的粮食产量远无法做到自足。
1955年,因为粮食减产造成的粮价上涨,印度还不得不从美国进口大量粮食来维持粮价,那时,粮食危机已成为威胁整个印度生存的根本问题。
穷则思变,1964年,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逝世后,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接任了印度总理职位,在农业专家和世界银行的建议下实施了“绿色革命”:引进高产粮种、采取科学灌溉、设立农业奖励、投入大量农业科研资金等。
最终,印度在第一次“绿色革命”中焕然新生,1990年,印度粮产增至1.7亿吨,基本实现自足,甚至还有余粮用于出口。
2、第二次“绿色革命”
但好景不长,随着印度城镇化深入,印度人对农耕热情下降,哪怕第一次“绿色改革”实现了基本自足,但因为工业化程度不够,生产率低下,印度粮产开始呈下滑趋势。
于是,新上任的曼莫汉·辛格掀起了浩浩荡荡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和第一次不同的是,第二次“绿色革命”开始重视生态问题,并为农民征信贷款开了绿灯,农耕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出来。
在曼莫汉任职期间,农民债务与利率是最低的,农业灌溉体系建设也富有成效,第二次“绿色革命”之后,全印度人民基本获得了温饱,印度第一产业经济显著拔高,印度也由此成为了粮食出口大国。到了2019年,印度已经有能力向中国出口粮油和优质农产品。
但长期以来,印度农业发展尽管迅速,其工业化却一直落在后面,因此,印度经济收入只能一直靠粮食出口来支撑,一旦受到冲击,这样的经济结构极容易引发雪崩。
二、“人海战术”的印度农业
相比于中国,印度耕地面积广阔,气候适宜,种的基本是双季稻,所以大米产量更多。印度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60%,农产品出口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但由于工业落后导致生产力低下,印度农业生产率一直很低,2019年,我国谷物产量能达6272千克/公顷,而印度比我生产率的一半还少。2020年,受病毒大流行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当年印度人均GDP跌至1877 美元,而中国人均GDP却已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为了维持现有经济发展,印度只能投入大量人力来保持粮食总产。2020年,印度大米产量总体上能达到国内供需平衡,但事实上,这些粮食大都掌握在印度富人手中,近2.2亿的印度穷人沦为了“饥饿人口”,在疫情之中得不到温饱。印度也因此宣布暂停对一些国家的粮食出口,但可怕的是,印度这时候已经停不下来了。
国内经济过度依赖粮食出口,一旦大幅降低出口量,势必会引发印度经济危机。为了维持经济稳定,2020年印度大米的出口量只比2019年下降了7%,仍高达1300万吨,仍然位居全球第一。
因此,印度不是不缺粮,而是不得不多生产粮食,维持经济持续运转。
三、为何中国总买粮?
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6.69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0公斤,高于国际上规定的粮食占有量安全线人均400公斤。我国的粮食储备非常充足,为何还要总买粮呢?
1、用于饲料生产
2020年,我国进口粮食1.42亿吨,其中大豆、玉米等主粮占到约1.3亿吨,而这些进口的主粮绝大部分都会用于饲料生产。
2、丰富国民品质生活
剔除用于饲料生产的部分,剩下那1000多万吨的进口粮食则是为了满足我国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其中的产品包括泰国的香米,澳大利亚的小麦等。
3、进口农产品成本更低
由于我国土地、气候、人口结构等因素,大规模生产玉米、大豆的成本反而比进口要高,因而,我国才会大量进口粮食,而进口的粮食大多又成了牛、羊、猪、禽们的口粮。
四、结语
印度“被迫”卖粮,中国为民买粮,相比之下,我国的强大和富足已让我们不必为温饱发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国为重,国以民为本。
农业是立国之本,我们必须要重视粮食生产,实现自给自足,保证粮食安全,支撑大国振兴。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8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