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师本课先分析的线段破坏两张图,要点在于,首先要确定的是线段破坏的第二种情况,也就是第二根标准特征序列元素确定了是线段破坏的第二种情况,再次是线段破坏的第二种情况后的线段被线段破坏后(不分第一、二种情况),才能确定原线段的结束(线段破坏的第二种情况的线段)。至于线段破坏的第二种情况后是生长出新的线段,还是原线段的延续,是由5和7的高低决定的,本质是线段结束的第一种情况的特征序列元素包含关系的处理,只要从线段结束的定义和概念出发,分析这两张图没有什么难度。
前面已经说过,资本市场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有社会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人,有人就有人性,有人性就有贪嗔痴疑慢,个体的贪嗔痴疑慢的外在表现是有差异的,对事物的反映千差万别,但是每个人的贪嗔痴疑慢内在本质是相同的,这种外在表现的差异和内在本质的相同,反映在股市上就是分型、走势类型、走势必完美等等的自相似性,既然股票是人操作的,只要股市存在,并且是价格充分有效市场的非完全趋同交易,自然股市就有生命周期,就像缠师所说,看行情走势就像看一朵花生长一样浪漫。走势的级别就是不同的生命运行周期,如人体的小周天、大周天,如宇宙的地球、太阳的运行周期,这样比缠师所讲的自组性更好理解,至于缠师所说缠论是一门生命学科,不敢认同,本人觉得只是有一些生命学科的特征。
对于缠师所讲的理论完整性和未解决的问题,常人就不必所思所想了,顺嘴说一句,缠论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但兵法和战法是两回事,对于十六课后的缠论,尤其是形态生长和动力驱动的关系,有待探讨和完善,因而既要精通理论,又要跳出理论的圈圈,“三十六计”,精通一两种,牢记“找到买卖点,完全分类,试错纠错,控制风险,机械操作”的方法精要,就够受用的了。
本人认为,自相似性来源于K线这个“原子”或“DNA”,采用笔作为计量单位,用分型来衡量完成,用中枢组成本级别的走势类型,用本级别的线段作为高一级别的笔,在高一级别里又作为K线,用线段的特征序列判定线段的结束,高一级别的线段,又构成更高级别的笔,依次递归,形成缠论形态技术体系。由于不同级别的“K线”元素是递归的,采用的是同一套组织架构规则,两个级别间具有“母子关系”,自然不同级别的就有了同构性或处自相似性,两个级别之间肯定不会相互打架,同理,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只本级别的一笔而已,也就是缠师说的例子,“在30分钟的中枢振荡,在5分钟是上涨”,走势必完美,不同级别的联立,使得完全分类和边界条件变得简单和清晰。在此多说一句,缠论“缠而又缠”,在实操时,不要级别“联立”的太多太复杂,比如是30分钟操作者,只看日线 、30分钟和5分钟三种级别就行,为解决“背而又背”及MACD阴阳穿插问题,对即将买卖的标的,兼顾把“放大镜”在60、45、20、15、10的级别上进行观察,有利于快速清晰确定背驰和确定买卖点。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2852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