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缠论的体会和认识一关于背驰

缠师把缠论分为几何学和动力学两部分,但从缠论的具体内容来看,其实缠师把缠论分为解构学和行为学两部分,解构学就是通常所说的缠论(包括几何学和动力学),是以市场为对象,即市场当下的结果与后势的分类,是参与市场的工具。而行为学则以市场参与者为对象,即人性的贪婪与恐惧,是参与市场的主体。就背驰而言,已经习惯了缠师的划分,还是以此进行划分,更能方便地叙述。

就背驰来说,属于动力学的范畴,是走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走势上涨和下跌衰竭的具体表现(后边把能量、动力、动能统一称作动能),是走势发生转折的原因。

对于背驰的判断方法,由于是驱动走势生长的动能,属于动力学的范畴,对于市场动能关键性的问题,缠师只是做了篇幅很短的描述,只是几何结构的力学理论,没有给出具体定性、定量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会颠覆市场经济,自然将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拿个诺贝尔奖是肯定的,我们常人想想都头疼。而缠师采取了迂回且实用的技术指标作为辅助判断工具。在缠论的前期采用MA指标作为辅助判断工具,在缠论的后期采用MACD指标作为辅助判断工具。

对于背驰,缠师进行了严格的定义,但是在缠论中缠师常常把背驰、盘整背驰、盘背等概念混用,给学习缠论、应用缠论造成了一定的困惑,有必要对背驰的相关概念进行厘清。

缠师很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趋势,就没有背驰”,“转折是由背驰引发的”,想必都能耳熟能详,对于具体的定义就不细述了,简而话之。

1、由趋势形成的背驰称作趋势背驰(简称背驰)。

2、由盘整走势形成的背驰称作盘整走势背驰(简称盘整背驰)。

3、由相邻同向笔形成的背驰称作中枢类背驰(简称中枢背驰)。

4、由相邻同向次级别笔形成的背驰称作次笔类背驰(笔类背驰)。

对于上述四种背驰,统一分别称作为背驰、盘整背驰、中枢背驰、次笔背驰。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背驰和盘整背驰,是由走势形成的背驰。中枢背驰是由相邻同向笔形成的背驰。次笔背驰是由次级别相邻同向笔形成的背驰。以30分钟级别现级别分解为例,背驰和盘整背驰及中枢背驰是30分钟笔之间进行比较,次笔背驰则是5分钟笔之间的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当走势进入背驰后,并不一定意味着背驰一笔的结束,判定背驰一笔结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区间套的方法,趋势有四重背驰,盘整背驰有三重背驰,盘背有两重背驰;二是产生第三类买卖点。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42842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40分钟前
下一篇 16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