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股票市场中,有很多投资者因为害怕短期被套而错过了买入估值合理优质股的最佳时机。事实上,没有人能够一直做到买入后就一直上涨的股票,而在买入后的短期内被套却应是一种常态。关键在于投资者的选股眼光是否“毒辣”和精准!很多人都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择时”上,看似好像很正确,实则不然。为什么?因为择时多是一种投资者的主观臆断,即使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分析方法运用者,也不会改变这个结局。换句话说,择时并无必然的逻辑路径,或者说择时无锚。
我把投资方法的要点放在选股上,而我选股的锚就是对上市公司的动态和相对估值,而这种方法是有确定逻辑路径的,而且这个锚是相当稳定和可靠的。最重要的是在本质上讲,这种方法实际上已经将择时包含其中了,只是这种择时与技术分析和投资者的主观臆测无关。
为什么运用我的这个投资方法常常会短期被套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股票市场存在着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讲的“市场先生”。我这种投资方法的“锚”是理性思考和对上市公司经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的结果(可控的因素),而市场先生则是非理性的,即是不可控因素。但是,市场先生的作用一定是短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性和科学的锚最终将会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这种投资方法是长期持久有效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一旦确定了我的“锚”以后,就会坚定果断地买入或卖出,而不会考虑股价短期的波动与“锚”定结果之间所造成的短期差异。这种短期差异会造成的结果就是买入后,股价会在短期继续下跌(一般不会超过30%);这种短期差异也会造成卖出后,股价可能还会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所以,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不要追求买在低点和买在高点的原因。
我的这种投资方法如果出现无效的情况,那一定是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估值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错误,而并非是这种投资方法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所以,运用这种投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投资者一定要对上市公司的估值做到相对的准确和心中有数,而这正是运用这一方法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阐述我这种投资方法的具体情况,我就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我经过充分的分析确定一只股票的合理估值在15-18元这个区间,我就会在股价在15元附近(当然是越低越好)果断建仓。但是,股价在短期内却可能下跌到11元附近。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可以选择耐心等待或选择加仓(补仓)来摊平成本。
再比如,我经过充分和动态地估值,确定一只股票在25元时就已经属于高泡沫区间时,我就会在股价达到25元及以上时果断减仓或清仓。但是这只个股也可能在我卖出后继续翻倍地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不会产生任何后悔的情绪,更不可能再去追涨买入。
总而言之,投资者不要因为短期被套而错过买入价值处于合理状态优质股的时机,也不要因为害怕股价继续上涨而继续持有已经处于高估值状态的个股。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要在保住本金不损失的前提下,做到长期持续安全稳定地盈利。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749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