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的经典语言

1. 我无意于预测股票市场,我主要的精力是寻找被低估的证券。

2. 当我们买入一只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时,我们可能从长期而言计划对其拥有控制权。当然当它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可能将其抛售,否则我们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不断增持其股票,直到拥有该公司的控制权。

3. 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取得超过道琼斯年均复合增长率的回报,而不关心我们是否在某一年中超越了或者低于道琼斯的表现。我从来都不懂如何去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势,也不会试图去预测商业产业在未来的波动。我们的多样化程度远远低于大多数的投资机构。

4. 我们可能会将净资产的40%都投入到一支股票上去,只要我们认为该投资意味着巨大的回报,同时使得该投资标的的价值发生剧烈改变的可能性很小。

5. 只有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对比实践所产生的客观结果才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投资者是否具备良好的配置能力。而对于有一个清晰的资产配置原则的投资者而言,他将在此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势。我们所尊崇的配置原则是:最优资产组合应由不同的投资选择的可获得性以及预期收益所决定,同时还要考虑最终实现的资产组合所导致的业绩波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所选择的投资标的越多,投资业绩的结果和预期的年度波动就会越小,但与此同时所预期的收益水平也会降低(假设不同的选择所对应的标的有着不同的预期收益)。

6. 总而言之,我们将不会在一个很有机会出现人性的失误的投资方式中寻找利润,哪怕预期的利润非常诱人。

7. 所以如果真正要赚大钱,那么投资者除了要能做出正确的定性分析,就我的观点来说,可能更确定的利润仍来自于明确的定量决策。

8. 我们的股票投资集中在少数几个公司上。我们的选股标准是:公司拥有良好的经济特征、有诚实和有能力的管理层,以及一个有吸引力的价格(以私人股权投资者的标准来看,也就是以PE的价格买二级市场的股票,rick)。当这样的目标满足之后,我们的目的是要持有很长的时间。

9. 根据我们的方法,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这些价格波动对我们有意义的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买入的机会。

10. 当资本密集但产品无重大差异化的生产者注定将赚取微薄的报酬,除非供给吃紧或真正短缺,只要市场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就会随直接营运成本而非投入资金作变动。

11. 我们的投资策略是集中持股,我们试着尽量不要这也买一点,那也买一点,因为那样会使得我们对于被投资的产业漠不关心,当我们觉得价格合理,我们就会一口气大量地买进。

12. 第一类是你买到的(不管是有意或无意的)是那种特别能够适应通货膨胀的公司,通常它们又具备了两种特征,一是很容易去调涨价格 (即使是当产品需求平缓而产能未充份利用也一样)且不怕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或销货量;一种是只要增加额外少量的资本支出,便可以使营业额大幅增加(虽然增加的原因大部份是因为通货膨胀而非实际增加产出的缘故),近十几年来,只要符合以上两种条件,虽然这种情况不多,即使是能力普通的经理人也能使这项购并案圆满成功。

13. 我们投资部份股权的作法惟有当我们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吸引人的企业才行得通,同时也需要温和的股票市场作配合,而市场就像老天爷一样,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但与老天爷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14. 我们很少大幅举债,而当我们真得如此做时,我们倾向把它们定在长期固定利率的基础之上。

15. 股票市场上讽刺的一点是太过于重视变动性。

16. 当你遇到一艘总是会漏水的破船,与其不断白费力气去补破洞,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换条好船之上。

17. 债充其量券只不过是个平庸的投资工具,他们不过是选择投资标的时看起来最不碍眼的投资替代品。另外虽然有些不情愿,我们也将目光摆在中期的免税债券之上,买下这类债券我们将承担巨额损失的风险,若可能的话我们在到期之前就会把它们卖掉。

18. “短期而言,股票市场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它却是一个体重机”。

19. 我们很愿意无限期的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只要这家公司所运用的资金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报酬、管理阶层优秀能干且正直,同时市场对于其股价没有过度的高估。当然有时市场也会高估一家企业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考虑把股份出售,另外有时虽然公司股价合理或甚至略微低估,但若是我们发现有更被低估的投资标的或是我们觉得比较熟悉了解的公司时,我们也会考虑出售股份。

20. 我必须说明控制一家公司有二个主要的优点,首先当我们控制一家公司我们便有分配资金与资源的权力,相较之下,若是部份股权投资则完全没有说话的余地,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的公司经营者,并不擅长于做资金分配。

21. 但我们还是不愿意这种大概没有问题的做法,我们要的是百分之百的确定,因此我们坚持一项政策,那就是不管是举债或是其它任何方面,我们希望是能够在最坏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结果,而不是预期在乐观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利益。

22. 只要是好公司或是好的投资决策,不靠投资杠杆,最后还是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23. 另外还学到一个教训,在经历25年企业管理与经营各种不同事业的岁月之后,查理跟我还是没能学会如何去解决难题,不过我们倒学会如何去避免他们,在这点我们倒做的相当成功,我们专挑那种一呎的低栏,而避免碰到七呎的跳高。这项发现看起来似乎是不太公平,不管是在经营企业或是投资通常坚持在容易又明显的好公司会比死守在有问题的公司要来的好。

24. 银行业并不是我们的最爱,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性是资产约为股权的20倍,这代表只要资产发生一点问题就有可能把股东权益亏光光。

25. 股价不振最主要的原因是悲观的情绪,有时是全面性的,有时则仅限于部份产业或是公司,我们很期望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做生意,不是因为我们天生喜欢悲观,而是如此可以得到便宜的价格买进更多好的公司,乐观是理性投资人最大的敌人。

26. 反向操作有可能与群众心理一样的愚蠢,真正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

27. 在买下喜斯时,有一点是我们已预见的,那就是它尚未被发掘的订价能力。

28.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他的投资绩效跟他的理论思想一样杰出,在1934年8月15日他曾经写了一封信给生意伙伴Scott上面写到,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越来越相信正确的投资方式是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在自己认为了解且相信的事业之上,而不是将资金分散到自己不懂且没有特别信心的一大堆公司。

29. 我们相信集中持股的做法同样可以大幅降低风险,只要投资人在买进股份之前,能够加强本身对于企业的认知以及对于竞争能力熟悉的程度。

30. Beta学者所架构的理论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分辨,销售宠物玩具或呼拉圈的玩具公司与销售大富翁或芭比娃娃的玩具公司,所隐藏的风险有何不同?

31. 当然每个投资人都会犯错,但只要将自己集中在相对少数,容易了解的投资个案上,一个理性、知性与耐性兼具的投资人一定能够将投资风险限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32. 另外一种需要分散风险的特殊情况是,当投资人并没有对任何单一产业有特别的熟悉,不过他却对美国整体产业前景有信心,则这类的投资人应该分散持有许多公司的股份,同时将投入的时点拉长。

33. 另一方面,若是你是稍具常识的投资人,能够了解产业经济的话,应该就能够找出五到十家股价合理并享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此时一般分散风险的理论对你来说就一点意义也没有,要是那样做反而会伤害到你的投资成果并增加你的风险。

34. 自从1967年我们进军保险业以来,我们的浮存金每年以20.7%复合成长率增加,大部分的年度,我们的资金成本都低于零以下,受惠于这些免费的资金,大大地帮助伯克希尔的绩效提升。

35. 我们比较喜欢上下变动的15%,更甚于平淡无奇的12%。

36. 我们希望买到的公司是能够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达十年或二十年以上者,变迁快速的产业环境或许可能让人一夕之间大发利市,但却无法提供我们想要的稳定性。

37. 在买进股票时我们同样的也追求可预测的未来。

38. 有志从事投资的学生只要修好两门课程-亦即”如何给予企业正确的评价”以及”思考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即可。

39. 身为一位投资人,大家其实只要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一些很容易了解且其盈余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会大幅成长的企业的部份股权。

40. 事实上,若是把伯克希尔拆成两部份的话,就等于是一家持有我们投资部位的控股公司,以及另一家经营旗下所有事业负担全部成本盈亏的营利事业。

41. 当我们认为胜算颇大时,我们就会大胆地去做一些异于往常的举动。

42. 好的理念加上好的经理人,最后一定可以获得好的成果。

43. 从1951年起我的投资绩效开始改善,并非我改变饮食或运动习惯,唯一的改变是其间增加了葛拉罕的观念,当时在大师面前沈浸几个小时的效果远远大于我个人过去十年来独自的摸索。

44. 但我们还是认为衍生性金融商品是财务金融的毁灭性武器,其所带来的危险,虽然是潜在不可知,但绝对是致命的可能。

45. 当评估出来的价值差不多,我们强烈偏爱拥有一整家企业胜于持有部份股票,当然在我们经营的大多数年头里,股票往往还是比较便宜的选择,也因此在我们的资产组合中,股票投资还是占大多数。

46. 垃圾债券交易利得包含部份汇兑利益,几年前我们买下这些债券时,首先考量的当然是发行人的债信,所以全数皆为美国本土的公司,其中部份系以外币计价,由于我们认为美元长期走势看贬,所以当初投资时乃以外币计价为优先。

47. 当一个问题发生时,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商业中,行动的最佳时机是马上行动。

48. 在我和查理年轻的时候,报纸是当时美国容易赚大钱的生意之一。就象当时一个不是很聪明的出版商说的著名的话:我的财富归功于美国的两项制度,垄断和家族继承。

49. 我们刚开始买外汇的时候,美元和其他外汇的利息差是有利于直接持有外汇的。但在2005 年,这个利息差变成负的了。因此我们要寻找其他方式来持有外汇资产,比如购买外国的股票或者那些有海外利润的美国股票。我要强调的是,汇率因素不是我们选择股票的主要因素,只是其中一个考虑的因素。

50. 长期而言,市场会发生一些重大的、甚至是荒谬的事。一个大的错误可以抹掉一大串的长期成功。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具有天生的基因能分辨和避免这样的错误的人,包括那些我们以前没有打过交道的人。各种投资策略中潜伏的一些特定的风险是不可能由今天各个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投资模式来发现的。

51. 性情也是重要的。独立思考、情绪稳定以及对人和投资机构的各种行为方式有敏锐的了解对长期投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我看到很多非常聪明的人缺乏这些素质。

52. 查理和我是极为幸运的。我们生于美国,有非常好的父母让我们接受优秀的教育;拥有极好的家庭,身体健康;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因子,这使我们以特别的方式获得一个不成比例的巨大成功——与那些为我们的社会福祉奉献良多或者更多的人相比。

53. 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一道“护城河”来保护投资获得很好的回报。

54. 总结,对这三类“储蓄存款账户”的看法。出色的账户,能逐年带来异乎寻常高收益率增长;良好的账户,能带来有吸引力回报率,挣到的钱也在增加;最后,那些糟糕的账户,既给不了足够的收益率,又需要你为那些令人失望的回报继续投入。

55. 伯克希尔总是同时购买生意和安定,我们又想赚钱又想低风险。市场的混乱让我们在收购时顺风顺水。投资时,市场的悲观是你的朋友,乐观则是敌人。

56. 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夸你有多棒。

57. 由于成群竞争者争夺主导权,查理和我能够明确预见某个行业未来会强劲增长并不意味我们能够判断其利润率和资本回报会是多少。在伯克希尔我们将坚持从事其未来数十年的利润前途似乎可合理预测的行业。

58.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投资我和查理认为错误定价了的衍生品合同,正如我们尝试错误定价的股票和债券一样。

59. 金钱永远在追逐机会,而在美国始终有大量的机会。评论者习惯讲“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现在看上去多么风平浪静,未来总归是不确定的。

60. “慎于雇人,疏于管理”这一点都很有效。

61. 我自己最看好的投资,你知道,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到是第三类投资:对于生产性资产的投资,不管是企业、农场,还是房地产。最理想的资产应该符合两个标准,一在通货膨胀时期能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产品,这些产品本身能够提价而保持其企业购买力价值不变,二是只需最低水平的新增资本投入。

62. 总结来说,查理和我希望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加我们的每股内在价值,(1)增强我们分支业务的盈利能力;(2)通过“补强型”的收购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3)参与到我们投资对象的增长中去;(4)当伯克希尔的股价明显低于内在价值时,回购股票;(5)进行大额收购。极少情况下,我们也会通过增发伯克希尔的股票来最大化最终业绩。

63. 疯狂波动的股价本该成为股票投资者的一项巨大优势——对其中部分投资者来说是这样。毕竟如果有一个喜怒无常的人每天给我报价,买入或者卖出农场——并且价格在短期内随着他的心情忽上忽下,那我不就可以从它疯狂的行动中赚钱吗?如果他的报价低的可笑,而我又有些闲钱,那我就会买入农场。如果他的报价高的要命,那我就把自己的卖给他然后去种地。

64. 查理和我买股票的时候,我们把它都当作获得部分权益的投资看待,我们的分析和买下整个公司的分析类似的。首先我们要考虑是否能够估计公司未来5年,或者更长时间内的盈利。

65. 认清自己“能力圈”的半径,并且呆在能力圈里面非常重要。

66. 我曾说过,我在生意上的经验对我的投资有所帮助,而我的投资经验反过来又让我成为更好的生意人。二者的经验是互通的。有一些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彻底领悟。

67. 在这样可怕岁月里,你们应该牢记两点:首先,大范围的恐慌是作为投资者的你们的朋友,因为它会提供物美价廉的资产;其次,个人恐慌是你的敌人。这是毫无必要的。那些避开高的成本和不必要成本、持有许多大型、适当筹资的企业股票并坐等较长一段时间的投资者们将必定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737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4分钟前
下一篇 44秒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