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说,40岁之前,不要去谈价值投资。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的心性不足够支撑价值投资的逻辑和路径。
价值投资,就是在市场最黑暗的时候,坚定的买入股票。
在市场的一片质疑声中,耐心的持有,直到天亮。
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要因为大跌而恐惧和害怕。
看着账上不断减少的数字,提醒自己这只是浮亏,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就好像,我们明知道3000以下,是价值投资的洼地。
但真的跌到3000点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害怕,总希望再缓缓,到2800再买入。
价值投资,需要经历过牛熊市的洗礼,这个洗礼,指的其实不是股票,而是心境。
当你的心境,无法承受价值投资带来的洗礼,你自然就会动摇。
你无法把涨跌当成浮云,因为你的账户价值,确确实实减少了。
原本你渴望做一个投资者,但这个时候,你会希望自己是一个交易者。
因为作为交易者,不在意价值,只在意股价的高低。
而当下的情况,股价就是比它应有的价值更低一些,是一个更好的买点。
你让一个价值投资者,去接受30%的损失,那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让一个交易者,承担30%的损失,那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买入后股价下跌30%,对于交易者而言,就是失败的。
它选择的买入点,大大偏离了最佳买点,并且为止承受了30%的损失,以及资金被套的时间周期。
从一个人进入股市,做一个交易者。
再发现自己作为交易者,并不具备天赋,转向价值投资。
从学习价值投资,到实践价值投资,从粗浅的理论,到深刻的理解,最终在实际运用中收放自如,是一个非常漫长、枯燥,且痛苦的过程。
光这个步骤,这个周期,几年下来就淘汰了一大批价值投资者。
没有人陪伴的情况下,要践行价值投资,是非常困难的。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点,就是时代是变化的。
就好像这次再度跌破3000点,市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经济下行,外资撤离,从贸易战升级到金融战,各种不一样新的声音,都会冒出来。
投资者面对的恐惧,在每一次跌破3000点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跌破3000的时候,他们意识不到机会来了,而是非常的担忧。
因为未知的东西,新的东西,让他们感觉到了恐惧。
用颤抖的手去做交易,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无数人在错过3000点下方的黄金坑的时候,都会说,当下一次跌破3000点,我就会买入。
但“这一次真的不一样”,却成了他们再一次怯懦的辩护词。
3200加仓,3100加仓,3000加仓,到2900,加仓的声音却没有了。
投资本身,是站在未来看现在,想想几年后,回过头看2023年的熊市,一定很多人会苦笑吧。

价值投资的验证周期太长了。
这也是实践价值投资的最大难点。
它并不像短线交易的方法,能在短期内验证所有的交易到底是对是错。
当你发现价值投资行不通的时候,你却无法确定它到底是不是真的行不通。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矛盾点。
因为在行情没有走完之前,没有人能证明价值投资是对,还是错。
国内比较出名的投资人李驰曾经是这么形容价值投资的。
我知道一支股票会涨,因为这家上市公司非常好。
但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涨,如果我买入后,股价立马就上涨了,那我做的就是投机的活,我通过交易来赚钱。
如果我买入后,它跌了,把我给套了,让我长期持有,后来才涨了,那我做的就是价值投资,我通过发现价值来赚钱。
其实两件事是同一件事,因为我买入他的原因,是认为它存在价值,早晚会上涨的。
周期的不确定性,是践行价值投资中,最让人感觉矛盾的。
因为牛短熊长的A股市场里,即便是优秀的股票,也会有一个很长周期的蛰伏。
就好像茅台,即便业绩不断创新高,股价也已经震荡30多个月了。
价值投资不会淘汰,但在某一些特定的时间周期里,价值投资是没有结果的。
甚至,在这些时间段里,价值投资会带来的是亏损。
作为投资者,必须承受非常大的压力,质疑,以及自我否定。
价值投资其实不是一个短视和远见的问题,而是自己与自己的一个较量。
交易者更讲究择时,而价值投资者更讲究择股。
交易者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赚到钱。
哪怕是一只无比垃圾的股票,也有被炒作的可能性。
但价值投资者,是不会去参与这些投资机会的,他们只能寻找自己认可的价值。
当交易者以更低价位买入价值投资者手中股票的时候,这才是最煎熬的时候。
因为坚守价值的你,可能还存在浮亏。
而那些投机倒把的人,却已经享受着浮盈。
你会重新把问题回到是不是要择时买入,去重新思考价值投资的标准。
其实这个问题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就是价值投资也需要一个好的价格。
当你买入的股票,真的出现30%,甚至50%的亏损时,你要思考一个问题。
自己认定的价值,到底是不是存在错误,否则为什么会跌这么多?
别人认可的价值,和你认可的价值,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价格偏离度。
市场里不止你有发现价值的眼睛,很多人都有,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和你在同样的价格买入。

价值投资者,不仅仅挑选优质企业,也挑选价格。
巴菲特绝不会买入一家被高估的企业,甚至会坚决抛售。
因为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而是买入低估的股票,卖出高估的股票。
很多人误会了价值投资,认为价值投资一定是要长期持有,因为是要买入就被套,其实并不是这样。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发现价值,定义价值,然后寻找价值洼地,并且挤出价值泡沫。
所谓的心性,其实就是在别人不认可价值的时候,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对的。
不追求极致的择时,只追求价格的合理性。
如果你感觉自己做不到,那就再磨练磨练,毕竟40岁以下,价值投资离你还很遥远。
巴菲特的财富,大部分也都是在他60岁以后,才建立起来的。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99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