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 价值 + 情绪
很多人特别强调模式的专注,强调模式内交易,我个人的感悟是一定要灵活运用模式,切不可拘泥。所谓模式,其实就是交易方法的某种固化,交易方法要随大盘随情绪而动,模式也不可刻舟求剑。短线要做好模式,首先得了解情绪。
一、情绪的量化
短线就是做情绪,情绪看不见摸不着,我尝试从8个层面进行情绪的量化
- 今日上涨数;
- 百日新高涨幅;
- 大幅回撤数;
- 今日涨停数;
- 今日炸板数;
- 今日跌停数;
- 今日炸板率;
- 昨日涨停表现;
通过调整权重,动态形成: 大盘强度、赚钱效应、亏钱效应这3个指标
二、交易模式的理解
关于交易模式的资料,网上比比皆是,自己也经历了漫长的摸索,但始终不得要领。有些误区,是值得深刻以及与规避的:
- 选股和择时的分别:选股要根据大盘和题材来选择强势股,包括先锋和中军,甚至是后排的跟风套利股也未尝不可;择时是可以采用技术指标辅助的,比如回踩5日均线、筹码干净等;
- 技术的重要性:技术指标基本都是滞后的,包括MACD、均线等,但滞后并不等于没用,本人反对两种极端的观点:一是技术无用论;二是技术包打天下,所谓的一根均线闯天下之类的,我想以后凡是遇到这样的文章再也不会多看一眼。技术可以用的两种场景:1)择时,包括股票的买点和卖点;2)样本容量越大、周期跨度越大,技术的准确度越高,体现在技术的作用 大盘>板块>个股,季度>月>周>日>N分钟,所以我觉得用MACD和KDJ辅助看大盘指数还是挺有效果的
- 没有绝对包打天下的模式,每个模式在不同的大盘风格和情绪周期,其作用是不同的,不能指望一个模式能普适,所以高手应该是全面的,能在不同的环境才用不同的模式。比如:
- 1进2,如果大盘近期和当日开盘的晋级率很低,连10%都不到,你当天去做这个模式,其成功率肯定很低;
- 回马枪:如果大盘风格主要是高位抱团,你去做大概率也是不灵的
- 首板:如果大盘成交额不足以支撑,板块轮动很快,此时追当天热门板块的首板,大概率第二天就吃面
结论:无论首板、1进2、回马枪、打板龙头,如果不能匹配当下的市场情绪和风格,成功概率太小。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追求小概率的成功
三、板块和大盘情绪的区分
我个人的观点是,存在主流板块的时候,其风格往往和大盘不一样,应该遵循板块内部的情绪和风格,也就是把板块当等大盘来看,除非大盘有系统性风险,否则不必过于看重大盘。
主流板块的情绪节点,跟大盘的情绪节点基本保持一致,但周期内的阶段划分是不一致的
主流板块的情绪无非是冰点启动、酝酿、高潮、退潮四个阶段,其中往往伴随着高低切、一致转分歧、分歧转一致、新老龙头切换等,网上的文章汗牛充栋,要想熟练掌握周期很长,也要求天赋很高,我采用比较笨的办法:
- 大盘周期未结束,主流板块的周期也不会结束
- 板块涨停梯度和首板,是分析强度的很好的方法,如果断板可能就是回调
- 如果回调,就看板块的整体资金强度,资金强度在,就暂时不用担心
- 回调的时候,如果前面上了龙头个股,就查看筹码压力,适时进行止盈
- 长周期的热门板块,可以反复做,但也要遵循以上基本原则进行周期划分和止盈止损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917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