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点股市里的干货,关于洗盘和筑顶的。
散户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判断顶部和腰部的洗盘。
这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
在腰部的洗盘下了车,追上车后,又在阶段性的顶部,扛起了大旗。
个股的顶部和腰部,判断起来可能有难度。
但指数的顶部和腰部,其实还是相对比较简单,是有一些方式方法的。
毕竟,运作指数的资金,周期是相对比较长的,盘面上的蛛丝马迹是比较多的。
指数不像个股,庄家可以做到严丝合缝的瞒天过海,指数更多是合力而为,欺骗性就没有那么明显。
更多的时候,指数的调整和见顶,是资金与人性博弈的结果。
稍微有一些经验的投资者,还是能够通过盘面的表现,做出对应判断的。
1、市场情绪是否低迷。
这个市场最活跃的是游资。
游资不死,行情不止。
你会发现一个特点,就是行情见顶的时候,游资是大幅度撤退的,涨停的股票变少,妖股都歇菜。
但是行情在洗盘的阶段,游资是继续疯狂的。
他们不在意指数的调整,继续找到最热门的方向,疯狂的炒作。
游资很聪明,他们对于市场的判断其实很准,洗盘的时候继续干,见顶的时候拼命逃。
所以,根据市场的情绪,涨跌停的家数,就能判断市场是否健康。
如果涨停家数能保持在一个相对高位,情绪没有崩塌的迹象,那多半是洗盘。
如果市场的情绪开始低迷,资金不愿意炒作,没有赚钱效应,那多半已经到了顶部。
关注这些热钱的活跃度,可以有效的判断当下市场的情况。
2、主线行情是否见顶。
行情见顶,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看主线。
正常情况下,主线的行情是贯穿整个行情始末的。
所以,主线行情没有结束,行情大概率只是在洗盘。
当市场出现调整的时候,关注主线的龙头,是横盘震荡,还是出现明显的破位。
如果明显的破位,有头部见顶的势头,那行情就结束了。
但如果这些主线的龙头,只是正常的在调整,那行情见顶的时刻还远远没到。
主线行情的辨别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在行情开始初期,涨幅最大的分支板块。
主线行情在行情的初期,以及行情的末期,都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整个市场的风向标。
甚至有一些时候,整个市场的行情已经走完,主线行情仍然能多持续1-2个月。
因为主线需要出货,就会走的比市场周期更长一些。
所以,密切关注主线的一举一动,在主线出现破位下行的时候,一定要坚决离场。
3、权重是否存在掩护。
行情有一个特色,而且早就已经被公认,成为了市场的规律。
那就是权重掩护热点退潮,行情就见顶了。
之前提到了游资是最聪明的资金,游资大面积撤退,往往会导致市场巨大的波动。
这个时候,市场往往会发动权重去护盘指数。
因此,市场养成了一个惯性,就是在上涨的终末期,一旦出现权重的拉升,市场就开始大幅度的撤退。
但是这种情况,在行情半山腰,洗盘的时候,其实是不成立的,或者说不会出现的。
因为这个阶段游资还没有撤退,权重也不会有明确的护盘迹象。
权重和主线有一点很像,就是在行情的始末,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往往见底的时候,也是权重砸坑,然后权重企稳,底部确认的。
到了行情的末期,权重也是接力最后一棒,把指数撑一撑,然后才一泻千里的。
4、趋势方向是否改变。
行情的洗盘和见顶,对应的是趋势的变化。
洗盘不影响趋势,而见顶会带来趋势的反转。
很多投资者会说,趋势这个东西很玄乎,短期之内根本看不出来。
很多时候,趋势已经变化了,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很多时间,至少差个1-2周。
确实,趋势的变化是相对比较缓慢的。
缓慢的坏处,是你做出反应不够及时,缓慢的好处,是你不会轻易被骗。
日线级别的趋势,只能判断短期的强弱和方向。
到了周线的趋势,可以判断行情行情是一次日线级别的反弹,还是周线级别的反弹。
到了月线的趋势,可以判断行情是不是存在大的反转,还只是下跌途中的反弹。
所以,趋势方向在大的指数层面,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级别的行情去做综合判断的。
5、行情空间是否足够。
最后一点,是关于行情空间的判断。
所谓的空间,指的是做行情的空间。
先判断行情的级别,就知道行情的空间大概有多少。
就比如,通常的修复性行情,指数上涨的幅度在20%左右,是可以有一个简单预估的。
很多人问为什么。
其实,就是因为入场资金的级别,以及他们要赚的钱有多少。
如果上涨的起点很高,3000点上的反弹,那就不能按照20%测算,因为只是普通震荡中的行情了。
行情的空间测算方式,和行情下跌的周期也有很大的关系。
下跌的时间越长,反弹的力度越大,下跌的周期很短,反弹的空间也就会小很多。
行情空间如果走的不多,那么洗盘的概率就大,如果空间已经差不多了,那见顶的概率就高。

个股的判断和指数的判断截然不同,因为个股讲的是人气,看的是量能。
指数的量能,很难作假,骗不了人,量能的变化是相对有限,而且反应真实情况的。
但是个股,尤其是小盘股,量能的收放尺度就很大。
所以洗盘很凶的股票,在盘面上是不会给散户看到蛛丝马迹的,让大部分散户占到便宜的。
而见顶的时候,又会尽量的做的隐蔽,直到资金完全撤退为止。
从宏观的市场大环境,去判断微观的股票上涨下跌的概率,再结合技术形态,才是相对比较有效的方式和策略。
也就是,先把握大方向,然后再找板块的机会,个股的机会,龙头股的机会。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85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