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聊点成交量的东西。
在聊成交量之前,我引用电视剧天道里面丁元英的一句话: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籍,这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掌握。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今天内容,是来纠正关于成交量的顺口溜的,希望我的抛砖引玉,能让你举一反三
我随便找了一段顺口溜:
放量上涨必然回落,放量下跌必然反弹,缩量上涨继续上涨,缩量下跌继续下跌,量大成头,量小成底。这种顺口溜完美回应了弱势文化的易学易懂的属性
看似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实际暗藏杀机,四处凶险。顺口溜过于粗糙不说,还把很多东西混为一谈。技术分析没有万能的,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场景还会出现各种变化
像这样的顺口溜,是不入流的,无标准化的东西,变数就会很多。例如如放量上涨必然回落。放量的定义是什么,放量30%,还是放历史天量?回落又是如何定义的?是第一天回落还是第二天回落?是回落3%还是30%?
做交易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何为确定性?你能控制的就是确定性。例如仓位,止损止盈等,而行情就是不确定性的。能确定的东西,必须给确定下来。顺口溜一句话中至少存在了3个变量,这么多变量,如何能有确定性呢?
如果你按照这个顺口溜去实战,一定会有 跟我刚才一样的疑问,这些疑问你还没解决就用于实战,是交易的大忌。
而做好交易,是需要有一套系统的,系统中所有的东西都是被量化的,而这套顺口溜变量过多,就不可能成为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稍加修改,就可以纳入系统。例如:放倍量的上涨,三天内会回落,回落幅度是5%,这就是系统。至于是不是盈利的系统,是需要经过优化才能得出结论
只能说这样的顺口溜,是一个伪命题。
成交量的本质,是市场活跃程度,也是市场信心的一种重要体现。成交活跃,流动性好,就有溢价空间,丧失流动性的一切东西都会变得不值钱。从本质出发看现象,能赚钱的人,多是存在逆向思维的。通过这个逻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成交量决定流动性,流动性决定价值,而成交量是由乐观的群体决定的,因为A股是以做多为主的市场。
从低一级的维度出发,成交量越大,分歧越大,这样的结论,在买预期,抛事实可以佐证。当有谣言或者利好消息出现的时候就买,利好兑现就走。这个过程会伴随成交量的异常,在好消息兑现的时候往往放量是最大的,这也是从一致到分歧的过程。当成交量退去,价值也会慢慢回归理性
记住,成交量虽然信息量很大,但交易系统才是最好的归宿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54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