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欧洲仅4个月,比亚迪Atto3便收获了德国“央媒”的点名表扬。
1月下旬,德国DW电视台与当地专业汽车媒体AMS,共同对2022年10月份亮相欧洲的Atto3(比亚迪元系列海外版)展开全面测评,并以《超级安全的中国电动车》为报道标题,表达了对Atto3的莫大认可。
DW电视台很权威么,他们报道可信度高么?
德国DW是全球五大广播电台之一,同时也是德国唯一以全球时事新闻为主的国家级频道。换句话说,DW电视台就是德国的“央视”!
作为世界汽车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挑剔的汽车市场,德国央媒为何会给予Atto3“超级安全”这样的超高评价?
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领域,一直都有一个“产业常识”:安全和性能,你只能选择一个。要性能,安全就没法保障。
比如三元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已经达到现有商用电池的顶峰(230Wh/kg),但在针刺试验中却“三试三爆”,最后只能采用给电芯套钢壳的讨巧招数,通过安全测评。
同理,主打安全的电池产品,性能往往大打折扣。最典型的如钛酸锂电池,号称即使丢进火堆也不会爆燃,但能量密度仅为90Wh/kg,对标续航里程不超过200公里,仅能在大型商用车中装载使用。
与上述两者相比,比亚迪独创的刀片电池要“全能”得多。
1、电池安全:
德国DW测评画面显示,刀片电池在针刺试验中表现游刃有余。在针刺引发的内部电芯短路情况下,刀片电池非但没有起火爆燃现象,即便在针刺点附近也只有程度较低的升温变化。
2、电池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刀片电池不仅安全水平出众,电池性能同样跻身行业一流。
明面上看,刀片电池作为磷酸铁电池的分支,在能量密度上存在天然短板(140Wh/kg),但得益于比亚迪研发的一套“独门绝技”,刀片电池的实际续航表现却完全不逊色于三元锂产品。
比如首发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系列,平均续航就达到了600公里,旗舰车型的续航里程甚至突破700公里。安全、性能一把抓,刀片电池为什么能突破产业常识?这多亏了比亚迪的一项独门绝技。
二、叠片结构加持,比亚迪出海更顺畅
从2008年到2020年,比亚迪坚守磷酸铁电池路线,谨慎求证、积极创新,将其他电池厂避之不及的叠片结构大胆引入电池加工中,在数次技术迭代之后,终于突破日企垄断,成功探索出了“叠片精加工”这项绝技。借此,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之路也更有底气。
整个2022年,比亚迪的销量不仅在国内市场一骑绝尘,更是凭借186万的销量,力压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冠”。与此同时,比亚迪海外销量增长了307.2%,出海足迹更是遍布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止是德国,全球的汽车市场都在迎接比亚迪的到来。目前,比亚迪已有30多个工业园,并已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建有生产基地。
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超300万辆,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倍,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海外销量或将达到250万辆。除比亚迪发力亮眼外,其他国产品牌也积极在海外开疆扩土。
此前长城汽车在泰国举办的海外经销商峰会上,有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经销商代表参会。不走寻常路的吉利汽车则选择以并购的形式加速海外扩张,如果此次能够成功收购雷诺燃油车事业部,这将是吉利收购的第6家欧洲车企。
三、结语
但无论是扩大经销商,还是以资本实力融资并购,一家企业真正能够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永远是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所坚持的:创新为王,技术为本。
就像比亚迪,它在为世界各国提供高品质汽车的同时,更带去了如刀片电池、e 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颠覆性技术。最终,赢得了德国媒体“超级安全”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要远比“超高销量”更让国人振奋。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1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