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一直是老百姓的焦点。
很多人都盼着房价跌了自己可以买房,但是房价一直在涨,结果等啊等,发现更买不起了,因为自己的收入增长跟不上房价的上涨,以前只能买五个平方,经过自己加班加点拼命赚钱,几年后发现,只能买三个平方了。
那么如果房价能普遍下降到一个很“亲民”的水平会怎样?
首先要看看什么叫“亲民”价格。像买手机一样买房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房子是不动产,具有稀缺性,而且房价不光受土地成本、建筑成本、维护成本,还受到供求关系、炒房因素等影响,不能凭想象认为以后房子没人要了,像买白菜一样。

为了找到一个可量化的指标, 我们以房价相对合理的美国为例来看看,根据美国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一年一度的《2019年全球住房可负担性调查报告》,以截至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房产市场数据为主要依据,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分为4个等级:
可负担的房价:3倍以下的房价收入比;
中度不可负担:3.1-4.0倍的房价收入比 ;
严重不可负担:4.1-5.0倍的房价收入比 ;
极度不可负担:超过5.1倍的房价收入比。

那么房价要达到亲民水平,我认为房价收入比至少需要在4倍以下。
看看我们香港的情况,2018年房价中位数是716万港币(约91万美元),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数是34万港币(约4.37万美元),房价收入比高达20.9,是不是认为这个收入比太夸张了?
那就图样图森破了,看看我们一线城市的收入比是多少,根据2016年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小组的一份报告显示(现在可能收入比更高了),北京房价收入比:33.2倍,上海房价收入比:31.9倍,深圳房价收入比:33.5倍。二线城市的杭州、青岛和南京,这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也分别高达15.7倍、13.2倍和18.3倍。

而国际上房价收入比超过5.1倍就被称为“极度不可负担”了,比如说美国中等收入家庭,一般攒4到5年就可以买一套房。而在我国一线城市,中位数水平都需要30年以上,可见买房的压力有多大。
为了买房,只有勒紧裤腰带,只能动用“六个钱包”,只能负债累累……如果说未来房价真的能达到“亲民”的水平,降到3-4倍之间,那么老百姓生活水平将大幅改善,有更多的钱去用于其他消费,国家消费需求会大幅上升,经济结构会更加合理。同时,不被房子绑架,更多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潜力将会得到全面的激活!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2023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