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的世界里,不同的交易系统反映着交易者各异的性格、认知和执行能力。
性格急躁者难以适应中长线交易,性格谨慎者可能对重仓参与大趋势有所顾虑。
有人热衷于短线波段,有人擅长套利,所以在投身投机之前,务必先自我审视,明确自己期望获取何种收益,是短线的快进快出,还是长线的稳健布局,亦或是套利、波段,或是基于基本面、主观判断、量化分析等等。
唯有明晰自身适合的模式,才有可能构建出契合自身的交易系统。

当我们打开一张图表,标记出想要赚取的收益区间,并用量化标准来定义这段走势,然后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以趋势系统为例,其具有胜率低、盈亏比大以及趋势末端回撤大的特征。
反映在资金曲线上,常表现为多数时间的缓慢下滑,偶有大幅上涨,随后回撤、平缓,循环往复。
一般而言,趋势交易的胜率约为 35%,这对多数人而言是难以忍受的。
然而,趋势系统却是大众较易模仿、复制且有望成功的系统。
因此,针对其弊端进行改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大行情中,持仓等待盈利扩大是常见操作,这并非交易者个人能力卓越,而震荡期才是真正考验趋势交易者水平的阶段。
那么,如何安然度过占比 70%的震荡期呢?
常见的方法包括:
其一,运用资金管理限定单次亏损。趋势过后往往是大幅震荡,此时保留部分胜利果实,降低单次风险,如将单次风险从 1%降至 0.5%,从而获得更多等待下次趋势的空间。
其二,若趋势后单次风险不变,随着震荡次数增加亏损增大,可限定资金最高点回撤额度,相应减少下次交易量。
例如,高点 100 万,回撤 10%至 90 万,规定每次只用 80 万作为总资金;
80 万再亏 10%至 72 万,就用 64 万作为总资金。
通过连续缩仓,安稳度过震荡亏损期,为下次趋势储备充足弹药。
其三,增减交易品种,这需要一定经验,对同类型品种可减少,换成属性不同的商品以实现对冲。
其四,适当放大操作周期,如将常用的 30MA 临时调整至 40MA,减少亏损次数。
其五,一定程度上借助其他系统进行过滤,如用 MACD 与均线系统相互验证,但作用相对有限。
通常采用前两种方法,即使遭遇复杂行情,也能保存实力,以待趋势来临。
要知道,震荡期是趋势系统无法完全规避的,唯有将每次信号都视为趋势去操作,才有机会抓住最大波动。
若试图过滤掉震荡,也可能错失趋势。只要在震荡期保存实力,终能迎来春暖花开。
开发一个系统时,必须了解其历史上的最大回撤,并乘以 2 以预估未来可能面临的最坏情况。
例如,历史最大回撤 30%、最长回撤期 6 个月,启用系统时就要做好回撤 60%、回撤期 1 年的准备。
只有在心理上完全接受、认可并执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趋势交易者,切勿试图将胜率大幅提高至 70%以上,也不要妄图过滤绝大部分震荡或追求精准开仓入场即获大波动。
这些想法可能导致交易者陷入原地打转、不断寻找更优指标或系统的困境,从而迷失方向。
未来行情充满变数,回撤幅度、时长甚至系统失效都有可能发生。
只有对系统足够了解、经验足够丰富,同一套系统运行 3 – 5 年后,才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胸有成竹。
市场中,掌握众多方法未必有效,专注锤炼一种方法或许才是成功之道。
只要在市场中长久生存,必然能等来属于自己的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不适用于小资金单品种等交易行为,而对 CTA 策略较为有效。
开仓并非关键,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以及系统执行力才是重点。
至于盈利,有时只能依靠市场行情。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761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