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总是美好的,可现实却常常令人无奈。
望着那市场指数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浪,上下翻腾、来回震荡,本怀着通过低买高卖、运用网格策略在市场中斩获震荡收益的美好愿景,未曾想却在精心挑选的几个投资品种上遭遇滑铁卢,网格被打破,糟糕程度超出预期。
此前耗费大量精力研究诸多交易策略,进行多次深刻的反思与总结,精心筛选出看似合适的投资品种,充分意识到风险评估的关键意义,也留意到交易区间设置的重要性,甚至还努力控制了投资仓位,不奢求一夜暴富,只求在亏损时能减缓速度,盈利时能跟上市场节奏就心满意足。
深知市场的变幻无常,知晓策略存在适用范围,也预料到可能会破网,然而,谁能想到仍会破网呢。
世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交易策略,也没有坚如磐石的仓位管理定力,更不存在取之不尽的现金流补给。
当面临脆弱的市场环境、高度不确定的前景,走势持续震荡下行,不断刷新新低,破网便成为必然。
理论与实际操作存在巨大鸿沟,模拟演练与真实市场交易截然不同,纸上规划与实际行动有着天壤之别。
真正面临亏损时,内心会充满恐惧。
在市场呈现疲弱态势,投资品种单边下跌的行情中,若没有雄厚的现金流支撑,绝大多数策略都将失去效力。
回顾过去一年多的真实交易经历,除了在维持震荡的某个投资品种上获取少许收益外,其他诸如券商 ETF、光伏 ETF 等网格品种基本都遭遇破网,导致亏损。
网格交易并非神奇的万能钥匙,尤其对于初入市场、策略执行不严谨、资金有限的新手,再加上市场持续的弱势表现,犯错的概率极高,用真金白银换取经验教训便是如此。
空谈理论终究肤浅,市场才是最权威的导师。

总结以下几点:
1. 品种抉择至关重要:尽可能选取主流品种、行业发展前景明朗的,或者周期性特征显著的,比如某某指数、某某板块等,依据历史走势的高低进行判断。
2. 风险评估不可或缺:起初预计下跌幅度,实际情况可能更糟。进行极限风险评估时应留有充分余地,同时高度重视,资金安排也应依据风险评估做好预留。
3. 仓位管控意义重大:依照风险评估预留相应资金,如此即便市场下跌也能从容应对并适时加仓。
4. 策略执行务必严格:切勿因短期波动不大就频繁调整策略,例如为追求更多交易机会而缩小交易区间或增大每笔交易金额,从而提高交易触发频率和资金使用效率。永远无法预知市场会有多恶劣,能让人陷入何等绝望。
5. 摒弃频繁的主观干预
电影《孤注一掷》提到:“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在投资交易中亦是如此,策略制定完毕后,就应严格遵循。
网格未能捕获的收益,不要贪婪,也不要执拗。
只有应对极端风险,才能降低损失。
莫执行一段时间后,凭借短期走势判断,轻视风险评估,高估市场走势,期间多次调整网格策略,缩小交易区间,增大每笔交易额,完全偏离最初设定的风险评估范围,导致单边下跌过程中,仓位过早耗尽,只能苦撑。
无论何时,都要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切勿高估自身能力和策略效果,切勿低估市场波动,切勿忽视意外情况,多为自己预留退路。宁可错过机会,也要减少犯错。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754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