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中的3大心理障碍投资者难以察觉但必须克服战胜自我

在充满变数与不确定性的股市中,影响投资者决策和最终收益的因素纷繁复杂。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并非那些高深莫测的数学模型、晦涩难懂的专业金融知识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反而是投资者自身难以察觉和克服的心理障碍成为了关键所在。

沉没成本是投资者常陷入的心理陷阱。

它描述的是人们因前期错误投入的成本而影响后期行为的心理现象。

举例来说,观看一部质量糟糕的电影,如果是在家中免费下载,人们通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关闭并删除;

但若是在电影院花费高价购票观看,即便影片不堪入目,也很可能会强忍着坚持看完。

原因无他,仅仅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付出的电影票钱。

而这种心理在股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补仓就是典型例证。

投资者起初以小仓位买入股票,一旦被套,便开始连续补仓,甚至不计后果地将所有资金投入,全然不顾最初被套的仓位已无法挽回损失,最终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还额外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二、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也在股市中屡屡作祟。

人们往往容易受到近期出现的某些信号影响,从而干扰自己的判断。

例如,一位姑娘在 25 岁时曾与一位高富帅有过情感纠葛,此后的择偶标准便始终以此为参照,忽略了自身年龄增长等现实因素。

在股市中,这种现象同样常见。当大盘位于 4900 点时,投资者因锚定之前 5100 点的高位而舍不得卖出;

当大盘持续下跌,他们又依次被 4700 点、4200 点等点位锚定,始终不甘心离场。

直至大盘反弹,他们才如梦初醒,纷纷割肉。

此外,拉高出货的情形也是锚定效应的体现。

中国中车从 6 元涨到 12 元时令人望而却步,而当它从 39 元跌回 19 元时,却让人感觉价格便宜。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成本价对投资者的束缚,一旦股票价格低于成本价,投资者即便被套,也因锚定成本而舍不得卖出。

炒股中的3大心理障碍投资者难以察觉但必须克服战胜自我

三、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也是投资者难以规避的心理误区。

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股票上涨时拿不住,稍有利润便迫不及待地卖出以锁定收益;

二是在股票下跌时无法接受以亏损状态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仓位管理,很快就陷入满仓死扛的困境。

左边的错误操作决定了投资者最多只能在股市中赚取微薄的利润;

右边的错误则注定了投资者迟早会在股市中遭受重大亏损。

许多人都曾有幸买到牛股,但由于难以承受踏空带来的痛苦,往往无法坚定持有,错失丰厚的收益。

炒股中的3大心理障碍投资者难以察觉但必须克服战胜自我

交易宛如一场艰苦的修行,尽管我们对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心知肚明,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难免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做出违背交易纪律的决策。

然而,只有不断地自我反思、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坚定不移地执行合理的交易策略,我们才有可能在股市的惊涛骇浪中稳健航行,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总之,在股市的博弈中,战胜自我内心的心理障碍,远比单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更为重要且艰难。

愿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在这场漫长而充满挑战的修行中不断成长、蜕变,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与财富。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751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