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交易盈利模式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投资快报》创刊至今已三十载寒暑,这段时光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从深沪股市最早的十几家上市公司(深圳老5家的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还有最早发行的深宝安和上海老八股等)陆陆续续扩展到异地上市公司,再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辐射到全国,并在跨世纪之交掀起了几轮牛熊市。

抚今追昔,遥想当年在一股难求的市场背景和牛市情结下,《股市快报》(《投资快报》前身)、珠江股市台等媒体资源,与原始股、认购证一样是非常稀缺抢手的。依稀记得那时候每日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去报摊买一份快报,家里炒股的大人们也会互相催着去,甚至有时还因为不知谁能够买到而抢着买以至常会买重买多,连周末也不能偷懒要卡着报刊亭的报纸送达时间去买,比上学上班还要准时,因为要是去晚了周末版可就买不到了。弹指一挥间,街头报刊小档口已经难觅,传统媒体也进入了新媒体融合发展时代。伴随着市场变迁和时代发展一同成长的我们,尽管获取资讯的渠道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多样了,但还是离不开当年进入投资市场的启蒙老师——《投资快报》,似乎只有那一张报纸拿在手,才能回味追忆起那些年叱咤风云的投资情怀。更为重要的是快报不仅提供很多第一手消息资料,还为我们带来很多有启发思路的投资理念,特别是各路名家观点和市场资深分析人士以及众多实战投资高手。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时候一年一度的投资实盘擂台赛,以及市场龙虎榜数据和各路名家分析观点,很多是颠覆了自己的认知,甚至由此而改变了以往根深蒂固的投资方法,并在多年牛熊市沉浮中深刻体会到:切勿死要面子,要敢于勇于认错、遵守可行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系统,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找到适合自己并经市场老师亲测有效的盈利模式,才是成功的关键。在这里我们抛砖引玉,以市场为例做分析。

首先理解下什么是市场?一般理解是市场交易的主体是企业的股权,企业的股权价值决定了投资收益,所以重点研究的是企业;另一种理解是市场交易的参与者是人,股票是人与人之间交易的媒介,只是一个凭证,本身没有价值,所以重点研究的是交易对手,也就是人。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市场中的参与者也大体分成两类:投资者和投机者。这里投资和投机,都是中性词,没有褒贬,不分对错,不同人的选择而已。投机者中,一部分研究技术(K线图等历史走势),一部分研究情绪。技术派的本质理解是认为所有人的交易结果最终反映到价格走势上,所以这是唯一客观的东西,只能研究它(量化也是这个门派的)。情绪派认为交易的对手是人,只能研究别人是怎么想,会怎么做,才能在别人之前提前行动,拼的是认知差。

我们通俗意义上讲的买股票就是股权投资,是用现金形式购买企业股权。企业股权总价值(总市值) = 市盈率(PE) * 净利润,股权投资收益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企业盈利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市场对未来企业价值的认可度的提升所带来的投资溢价;第二,来自企业盈利的增长,企业盈利带来股东资产(归母股东权益)的扩张的收益。第一种投资收益形式,本质上可以划分到投机者中的情绪派,因为是从市场的认可度的提升所带来的投资溢价;第二种投资收益形式就是巴菲特等价值投资派所追求的。所以,市场中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门派——技术派:研究股票价格的历史走势;情绪派:研究交易对手,研究人;价值派:研究企业赚不赚钱。

那么回顾市场这么多年来走势无论怎么变化,其实就是看这三种交易门派的投资者谁在主导市场和谁在博弈。太久远年代就不展开细说了,比如世纪之交机构兴起公募基金诞生后导致庄股时代没落,蓝筹(价值派)当道,后面2005年股改叠加美元周期迎来商品股票(技术派)大牛市。2008年金融危机暴跌后尽管新能源新经济主题投资再起一波,但很快就陷入横盘震荡回落调整类似于近几年的结构牛熊市行情。虽然2014年融资放开后牛市再度崛起,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融资配资打压后股灾降临,可诡异的是熊市里几乎每月都跑出一只翻倍妖股而且股票代码里大多有动物冠名。这就是典型的情绪派,类似最近炒作的明年生肖“龙”字辈股票,可是谁曾想到就在两年前,价值派基金等机构抱团的赛道股、医药和消费股连续霸榜刷屏的。

因此,身为投资者如果还想留在市场的话,就只能正视市场现状,许多市场投资投机博弈现象,比如市场主线主题投资、龙头战法甚至极端妖股连板模式、量化交易、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期权等多空博弈模式,在散户看来是韭菜、祸水,在管理层眼中是投机乱象,其实无非是参与市场的交易者不得已为之的工具而已。存在即合理,没必要看不惯而上纲上线,顺势而为坦然接受,又或者坚持能被市场验证未来盈利的固有模式。激进点的无非学习下新模式大胆轻仓试错,保守点的坚持价投或波段交易又或改进下原有交易模型。这也是笔者近年来写作风格改变较多原因,写稿思路顺应了当下市场投资风格变化并多参考了一些市场短线高手观点,从政策消息基本面转为更多以市场情绪面分析的原因之一。

回想多年前的交易策略,本人也是价值投资结合事件驱动分析,以及遵循一些历史经验投资交易模型,比如年报行情、高送转、摘帽、重组等。但随着政策市场变化,如注册制、退市制度和新型交易模式包括融资融券和期指期权对冲等推出,重组壳资源贬值、年报行情变味,再守着旧经验恐难胜出。时移世易,也正如同多年来的风水轮流转,现在的超短思路和情绪面分析还有机构抱团、游资超短打板手法等,大概率也只是短期有效,当下投机盛行只是迫于存量博弈、筹码供应不平衡、融资为主导的行情,如果未来政策转向、市场改革能够成功,大概率又会重归价值派主导的蓝筹行情。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603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7分钟前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1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