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股票分红都有这样的疑问:公司分了红,股价却要除权除息,钱分到手里还没焐热,账户里的股票市值就缩水了,里外里好像根本没赚到钱。这到底是咋回事?咱们今天就来聊透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
先说送股分红。比如一家公司宣布每10股送5股,听起来像是白送股票,但第二天股价会直接打折。原本股价20元,送股后股价变成大约13.3元,虽然手里的股票数量从1000股变成1500股,但总市值还是2万元。这种数字游戏的意义在于增加股票流动性,股价便宜了,更多散户买得起,交易量上去了,公司也变相做了宣传。
真正让人困惑的是现金分红。比如公司宣布每股派1元,股价10元的话,分红后股价要除息变成9元。股民账户里确实多了1000元现金,但股票市值少了1万元,相当于左手倒右手。这里的关键在于股价反映的是公司价值。假设公司原本总资产1个亿,分出去1000万现金后,资产变成9000万,理论上股价自然要跟着下调,否则就虚高了。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非得用规则强制调低股价?像美股市场就没有除息规则,分红后股价随市场波动。比如苹果宣布分红,股价可能微跌也可能不跌,全看投资者怎么判断。A股采用强制除息,其实是给市场装了个保险杠。毕竟咱们市场散户多,如果放任股价自由波动,可能会出现公司一边大额分红掏空家底,股价却被炒作得虚高的乱象。这就好比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既允许孩子自己花,又悄悄把存钱罐里的钱拿走对应数额,防止孩子乱记账。
不过这种做法也有争议。就像菜市场卖鱼,鱼被切掉尾巴后,买家自然会根据剩下的鱼身砍价,不需要摊主强行标价。随着A股机构投资者增多、价值投资理念普及,未来或许会逐步向市场化定价过渡。就像二十年前买菜还要用粮票,现在都是自由议价,市场成熟需要过程。
说到底,分红真正的价值不在短期套利,而在于筛选优质公司。能持续多年稳定分红的企业,就像定期下蛋的母鸡,说明它盈利能力强、财务健康。这类公司即便短期股价波动,长期看填权(股价涨回除息前水平)的概率也更大。所以聪明的投资者不会盯着分红当天的账户变化,而是会拿着望远镜,看这家公司未来还能不能持续下“金蛋”。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4052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