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积累的核心

如果把人生视作长跑,那最重要的只有一条,「留在跑道上」。
类比到金融行业,想要积累财富,最重要的是stay in the game,这就凸显风险管理或者说预留容错空间的重要性。在我前一期文章 风险管理:量化交易中的护城河 中谈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归结为一句就是没做好风控

图片

相信大家都知道“复利”,简单来说就是利息不仅在本金上计算,而且之前累积的利息也会产生利息。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投资收益会以指数方式增长,而不是线性方式
让我们看一组投资大牛的对比。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掌门人、价值投资标志人物巴菲特老爷子和世界级数学家、全球顶尖对冲基金文艺复兴(Renaissance)创始人西蒙斯老爷子。
西蒙斯、巴菲特和索罗斯并称投资界“三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从1988年开始西蒙斯的身价以每年66%的速度增长,迄今为止该记录仍未被打破,相比而言巴菲特的年复利率约22%

截止到2024年5月,西蒙斯的净资产为314亿美金,同期巴菲特净资产约为1287亿美金前者在收益率是后者3倍的情况下,净资产约为后者的1/4。差距究竟在哪?
答案是直到50岁西蒙斯才找准自己的投资之路,因此他投资的时间不到巴菲特的一半。如果统一他们的投资周期,按照巴菲特的70年来算,以66%的年复利率来计算,西蒙斯的财富将达到惊人的————

可以看到“时间”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复利的存在,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威力,因为复利本身是反直觉的存在。
人们总是过分高估了短期的影响,而过分低估了长期影响。如2023年chatgpt刚问世时,我听到身边许多量化er都十分焦虑,觉得自己很快就会被替代;扪心自问,你的因子库真的是大模型构建不出来的吗?你的算法真的是海量阅历的大模型没见过的吗?你的思维方式对市场的判断真的是大模型学不来的吗?以上是当时许多人焦虑的点,但一年多过去了,被chatgpt完全替代的人并不多。同理,对于未来5~10年的判断人们又会过于保守。
不难看出,最普世的财富积累方式是相信时间的力量。

如果只有一件你必须做的事,那就是风险管理
就像德州扑克,我们设想一个场景。此时牌桌上5个人,现在进行到了第二轮,只剩你和另外一个玩家,对手选择all in。此刻你的手牌和桌上的牌组成了同花,且牌桌上没有组成葫芦的条件,对手牌型高于你的情况只有更高的同花、四条、同花顺或皇家同花顺。你的赢率可能在70%到80%之间,这是个相当有利的情况。注意此时有个前提是如果你跟随,你压上的是全部筹码
轮到你选择是否跟随。如果你all in后有两条路,要么你赢得比赛或平局,要么你输掉所有筹码离开牌桌。

更好的做法是弃牌,因为你不值得争取任何一个会让你倾家荡产的收益,无论它们有多么诱人。同样都是炒股,同样投入了30万,一个是毕生积蓄荡然无存,一个是闲钱打水漂。对后者来说他已经预留的足够的安全垫,这样的损失不会对他造成实质性打击,他仍然在这个游戏里;而对于前者就是GAME OUT。

图片

换一个思路,人生的曲线往往取决于那么几个关键的节点,把握住会是指数增长;同时伴随而来的有大大小小的波动。你的首要目标就是在震荡中不出局,因为生命中的那几个转折点你至少需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才可能遇到。如果下桌了,一切免谈。

Last:

之前我一直有着这些零碎的想法,但并没有很清晰。是在前段时间看了摩根的这本《金钱心理学》,书里非常清晰地梳理了整个逻辑链条,有关于金钱观、幸福感。没有很宽泛的概念、高大上的框架(非常难得),很容易get作者的观点并加以思考。非常推荐!

图片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113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3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