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说起指数基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被动投资”,基本完全复制所跟踪的指数,跟主动管理型基金形成鲜明的对比。
指数基金投资透明,费率相比主动管理型基金更为低廉,得到了不少基民的拥护。
如果是单纯的指数基金,基金经理能够发挥主动管理能力的地方不多,如果有一种产品,能够同时结合指数基金跟主动管理基金就好了。
“指数”,可以理解为通过复制跟踪指数的部分特征从而获取市场本身的收益(β收益),特征包括:跟踪误差、市值风格、估值风格、行业权重配比、个股权重配比等。
“增强”,指的是通过基金经理一系列主动的管理,力争获取超越市场的、额外的收益(α收益),从而争取市场下跌时跌幅比标的指数少、市场上涨时获取相较跟踪标的更多的收益。
来源:上海证券
总的来说,指数增强基金就是以指数投资为主、辅以部分主动管理,争取增强收益的一类基金。
基长做了统计,截至2022年三季末,全市场成立满6个月以上的指数增强型股票基金共170只,其中成立以来回报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为151只,占比88.8%。
备注: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年9月30日。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因为指数增强型股票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一般为所跟踪的指数*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所以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指数增强基金还是实现了产品策略的“美好设想”的。
可能也是因为策略的有效性得到市场的验证,近几年指数增强型基金的规模迅猛发展。
2002年,市场上第一只指数增强策略基金成立,规模仅为3.64亿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市场上已经有了339只指数增强基金,总规模达到1525亿元。
看完上面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指数增强策略以及对应的基金情况都比较清楚了?
其实,指数增强策略也可以被用于ETF产品当中,也就是指数增强ETF。
咋一看可能很多人觉得有点陌生,其实单个名词一一拆开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了。
可以看到,指数增强ETF既有ETF产品的优势,同时又能满足投资者对指数增强策略的要求。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ETF属于高风险、高波动的基金,即使加上了指数增强策略也没有改变这一投资特点,所以大家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先评估是否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之内哦!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618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