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GI到金融投资

目标:5000万金融资产,从目标到系统

按10倍目标的法则,我把500万提升至5000万。这个目标令人振奋,它需要一个全新的战略导航以及成长系统。

按这个目标,高成长公司的股权或者快速增长的资产才可以达成。我们需要构建对应的能力系统去承接。

成功是目标,成长是系统。你能力越强,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在这个成长系统里,需要发现机会、抓住机会

01 AGI带来的生产力变革

关于机会趋势,AIGC引发的AGI的可能,这基本已经如同“移动浪潮”,是一张明牌了。普通人如何登上这班列车,拿到红利是关键。

滴滴的CTO当年是百度的移动应用开发,那个年代做移动开发的比较少,这就是积累。

若是算法专家,可以考虑AIGC到AGI的周边工程应用——并不是搞大模型一条路,大模型最终仅会在少数几家公司里存在,如果发电站一般,我们更应该把精力放在造洗衣机或者电冰箱。

若是产品经理,可以考虑AGI驱动下的应用创新。比如移动浪潮之中的“今日头条”到后来的“抖音”。

02 投资能力

另外一项能力就是投资能力。试想,你若是有5000万的金融资产,如何管理,能让它有效保值、增值,本身也是一件具备挑战的事情。这里的投资是广义的,只要是可交易资产,都在这个范畴,房地产,股票,期权,期货到加密货币。

关于投资能力,从配置派,到价值派再到技术分析派,还有量化派。

每个派别都有做得不错的代表。兼容并蓄,兼听则明。

搞清楚各自的底层逻辑,你甚至可以自成一派。——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没有什么对与错。

普通人,做大类资产配置,全天候低风险拿到10%的长期年化收益。

耐心且守纪律的长期主义者,可以专注守好几支优质股票,静待时机。

技术分析派应该进化为AI量化派,这是最容易数字化,智能化的领域,但也是充满玄学领域。

投资简单地说,就是“低买高卖”,信息、数据、概率

知道买进的理由,清楚卖出的逻辑。

图片

03 海量阅读与持续写作

历史上的伟人,性格迥异,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读书,读大量的书。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有的问题,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阅读并不需要什么方法。

如果不知道读什么,读你感兴趣的。翻开它,若是不感兴趣,放下就好。

找到感觉之后,带着问题去读书。比如我想知道那些历史上留下名号的大人物们,人生的关键转折事情,如何决策的?带着这个问题,去读民国,读袁世凯,读杜月笙,就会有不同的感悟。然后把感受写下来。如果罢了,读书学习是为了应用,能够学以致用是最好的了。

然后沿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他提及的其他推荐书目,这个就扩展出了一张网。不必担心无书可书

不必太在意网上那些书单或者一些大V的推荐书单。大部分,他们会推荐一些“公认”的好书,但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去读,或者优先去读它。比如董宇辉推荐的书,多为文学类,对于理工科的我们,一开始可能读不下去。——比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活着之类的。还有理科类大V特别喜欢推荐的失控,枪炮,病菌与钢铁或者人类简史之类的,不能算错,但客观讲,获了一些观点“新奇”之外,没有太多干货,真的。——当然这是我的判断,每个人应该建立自己开放,尽量不偏颇的价值与认知体系,不断去充盈它,让它成长。

小结: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把AGI应用于金融投资会如何呢?这是数据最密集且信息使用率最高,最有效的领域。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413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9 日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9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