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读书和赚钱。
前者使人不惑,后者使人不屈。
多读书,通常有助于你赚到钱,或者让你心情平静而安宁。
书中有几乎一切的答案,而读书的成本几乎为零,除了你的时间。
理财与财务自由相关的书,能找到的,几乎都读了。
其实方法体系比较简单,更直白一点,基本都是“显学”。
——这也是为何多数人,都陷于财务困境,或者说很难走到财务自由的原因所在。
——财富自由的真相,无外乎:攒钱,本金大了,学会理财,让钱生钱。
学理财并不难,难在本金的体量。
——就是说,赚钱,储蓄,投资是终极方案。很多人希望通过二级市场完成原始积累,这条路有人走通,但很难。或者严格说,他也是两条腿走路,一边做原始积累,一边投资。原始积累越多,风险承受力越高,投资心态越好,投资效果越佳。
赚钱——无外乎做生产者,生产这个社会有广泛需求,但求而不得的东西。你要拥有它的所有权,至少部分所有权。
人为什么要财务自由,是欲望的无限扩张吗?
不是。
我们对财务自由的定义非常克制:被动收入 > 生活必须。
说极端一点,如果你得了蔡磊的病,你能否体面地走到人生尽头?
维护生活要钱,孩子教育要钱,老人也许会生病,不确定的世界,你可能会失业,或者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再参与工作,无论主动还是被动。。。
被动收入,意味着不必须付出劳动时间,就能获得的收入。就像老年人的退休金,退休金高一点,生活必须少一点,这一点上,也意味着,这个老年人,是基础财务自由的状态。
财务自由真的不是欲望,而是真实安全感的来源。
身边一些真实的案例——40多岁的中年人,多数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家中的经济主要来源。——失业了,也找不到工作。注意——不是找不到好工作。——很多人已经不挑了,就是找一个现金流入的工作——没有。
僧多粥少,年轻人精力旺盛,可以加班还听话,为何要用一个中年人?
更令人绝望的案例是,很多人还动用了杠杆,比如高额的房贷,国际学校等等。只要工作出现一点风吹草动,现金流就出问题。
个人如此,企业更是如此。
多少企业家对赌陷入绝望。——大家以为经济可以一路高歌猛进,却忘了周期与复杂的世界格局风云变幻。
那怎么办呢?
有人说工作是最大的风险,但创业的风险更大,普通人怎么办?
“一人企业”核心是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核心技能,然后把它产品化
也有人选择做数字游民,介与打工和Firer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持续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等到危机到来时手足无措。
把自己产品化——纳瓦尔说的。
当下最直接的就是生产内容——文本或者短视频。——但是对于大家有什么用呢?
网红的赛道也非常卷,而且多数都已经MCN化。当然不排除持续有好的内容创作者涌现出来。其次就是直播带货。当然马太效应也非常明显——比如世界上,只有一个董宇辉。
董宇辉读了多少书,有过多少深度的思考,才有如此的出口成章。
重要的是,他的观念很正,抚慰了很多人躁动的心。——包括很多已经成名的大佬。
因此,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看,又回归到,你需要有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东西,把它变成对别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长期主义积累,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看到结果的。
普通人的人生计划之”ABCZ”的布局,可能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比较庆幸的点在于,高考选择方向的时候,坚持要学软件开发。
这是一个强技能,这个技能可以不必强依赖环境,协作而有所产出。
早年各种软件创富,出海的机会,现在少了。互联网也是资本主导,大团队协作的时代。但编程这项技能,如同写作一样,自带“生产”属性。你只需要找到自己的领域,热爱+擅长的点,持续投入,总能做出用户需要的东西。
纳瓦尔讲: 代码和媒体,是不需要别人授权就可以使用的杠杆。
李笑来推崇的另一个技能是——销售。纳瓦尔也强调——学会构建(生产),学会销售。
生产+销售构成价值流动和创造的闭环。
长期主义基本就是显学,但知易而行难。
我们总是高估一年的收益,而低估十年的产出。
这是人性,我们总渴望即时反馈。
普通人知道的风口,早就是高手吃完肉之后的涮锅水。
回顾过去这几年,在ABZ领域有一些收获,有些心得。
回顾起来,从15年左右开始,对量化投资感兴趣,到2022年左右,才形成自己的FOF投资体系让账户自动运转:构建一个稳健的长期年化10%(回撤小于6%)的大类资产组合,相当于建立起自己完善的Z计划。
——投资体系从“播种”到结果,差不多七年时间。
16年注册了公众号,有一搭没一搭,2022年中开始的“N阶行动计划”持续行动100天之阶段复盘。到2022年底有了正反馈循环。21年中开通知识星球后,2023年中有了正反馈。
七年是个挺神奇的数字,可能对应《刻意练习》里的“一万小时理论”吧。
如果只是图短期的结果,可能很难“坚持”到开花,更谈不上结果。
”N阶“行动计划:人生的B计划:构建“一个人”的商业模式
一件事情,方向正确,先干它1000天再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李笑来新书《财富的真相》,非常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时间是唯一的生产资料,用时间来持续自学知识,用知识投入生产,赚钱,积累财富,让钱生钱。
我们的时间,要尽量花在生产上,或者准备生产必备的知识上。
最近几个月以来,由于写代码过于专注,引发了干眼症。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你必须有一些“被动收入”管道。
若是你由于失业,或者身体原因,无法再出售你的时间时,如何体面的生活?
本金够大,有良好的投资体系,当然是完美的解决方案目标:5000万金融资产,从目标到系统。
但普通人,要积累这个数字,比较困难。
但若是有构建一小而美的一人企业。”U盘化生存”:年入百万的一人企业,是未来的趋势。能够低成本带来可持续的稳定的现金流,是提前财富自由的路径。——若进一步走通自动化运作,那已经就是财富自由状态。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354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