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成交量一切技术指标的根

看问题要接近「本质」,从根上看问题。

你越无限接近事物的本质,你选对的概率就越大,做事成功的概率就会越高。放在投资这件事儿,越接近商业和指标的本质,你的胜率和赔率就会越好!

投资炒股中,我们会看各式各样的技术指标。

RSI也好,MACD也罢,亦或是DDX。

这些技术指标的「本质」是什么?

一句话给你讲清楚!

一切技术指标的本质是「量价关系」函数。

所有技术指标,都可以表达成:

Indicator=F(Price,Volume)

其中价格(Price)是空间维度上的投影。

成交量(Volume)是时间维度上的质量。

市场在一段时间内的的流动性,就是P×V。

一只股票「动量指标」,就是P和V的函数。

之前文章跟大家聊过的「估值」指标,也只是市场的一个切面,用来衡量区间和安全边际。

但要知道,「估值」并不是我们操作买卖的唯一依据呀。

买卖还要兼顾看「趋势」,看量价关系。

以「RSI」指标为例,衡量短期超买还是超卖,它的计算公式是:
RS = 平均涨幅 / 平均跌幅
RSI = 100 – 100/(1 + RS)

通过对RSI公式分解,我们可以看到RSI指标,是涉及价格变化幅度,初看起来和成交量关系不大,但其实股票涨跌幅的形成过程,本身就已经隐含了「成交量」信息。

「成交量」是推动价格的动能信息。

我们再换个指标:以「布林带」为例。

「布林带」由三条轨道线组成:

  • 中轨(MB):20日移动平均线(MA),价格(Price)的函数,中轨反映的是价格的中期趋势方向。
  • 上轨(UB):中轨+2倍标准差,价格波动上限。
  • 下轨(LB):中轨-2倍标准差,价格波动下限。

其实「布林带」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就是基于我们曾经在大学统计学课程中学习的「正态分布」和「标准差」概念:

大自然的规律,都是符合正态分布的,通过标准差计算「布林带」,就能够预估出股票价格波动的弹性通道。

这是统计规律,通过布林带量化市场状态。

「价格」一般会沿着布林带运动,而「成交量」指标会决定价格运行的速度和高度。

当价格波动加剧,布林带上下轨会向外扩张。

在单边趋势行情中,股票价格会沿「布林带上轨」单边运行,同时布林带通道扩张,趋势强化,这时从指标上来看,极有可能开启主升浪。

因为「成交量」是市场活跃度的直接体现。

「成交量」也是验证「布林带」信号有效性的核心指标,它们二者结合决策,能够显著地提高交易胜率。

通过上面「RSI」和「布林带」两个指标的分析,我们会发现:

「价格」和「成交量」是技术指标的根。

如果价格上涨的同时伴随成交量放量,表明多头力量强劲,买方强势看涨。反之下跌通道中,成交量缩量,则暗示空头乏力,可能面临趋势反转或筑底形成。

回归「本质」,方能驾驭市场。

所有技术形态的演绎,本质上都是资金流动过程中,在时空维度留下的痕迹。这些蛛丝马迹体现在技术指标上,就是K线、MACD、RSI、布林带指标。。。

而捕捉这些指标的底层逻辑,就是是锚定「量价关系」函数,穿越牛熊。每一个牛熊周期中,让我们无惧风雨的灯塔根基就是2个:价格(Price)、成交量(Volume)。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2556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