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遇这坑要躲!龙头跌80老板还减持

牛市里最让人窝火的不是踏空,是以为抄到底了,结果套在半山腰。更糟的是,你买的还是曾经的超级龙头,股价从高位跌了80%,看着像跌透了,控股股东却突然抛出减持计划。最近这种情况不是个例,10月刚过半,就有18家公司密集发减持公告,其中好几家都是跌超50%的行业龙头。这根本不是”黄金坑”,大概率是藏着风险的陷阱,得把背后的门道弄明白才不会踩坑。

牛市遇这坑要躲!龙头跌80老板还减持

先说说最刺眼的几个例子,都是曾经的”明星股”。建材龙头东方雨虹巅峰时股价六十多块,现在跌到十块出头,足足跌了80%。按理说跌到这份上该企稳了,结果实控人直接抛了四千多万股,套现近五个亿。要知道前几年股价五十块的时候,他还拍着胸脯给员工持股兜底,现在跌到脚踝反而跑路,这反差实在让人看不懂。

还有家江苏的科技龙头,曾经市值破千亿,行业半壁江山都在手里,股价跌80%后正好赶上政策给科技企业”送温暖”,当地刚出了转型扶持政策,研发给补贴还帮对接产业链,结果控股股东反手就抛减持计划,理由就一句”自身资金规划”。更离谱的是天茂集团,股价跌超80%不说,连年报都发不出来,实控人夫妻俩干脆一起减持,把四万多新增股东套在里面。

这些操作看着反常,其实控股股东的算盘打得很精,低位减持的原因远比”不看好”复杂,至少藏着四种心思。最常见的是真缺钱,就像普通人急用钱卖股票,有些控股股东是因为债务到期、家庭开支或其他投资周转,这类减持通常比例不大,对公司基本面影响有限。还有种是股权结构调整,比如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腾位置,或者员工持股平台到期退出,公告里一般会明确说”优化股权结构”,冲击往往比较小。

但最该警惕的是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着避税,暗着转移利润。自然人大股东减持要交20%的个税,股价高的时候减持要交一大笔钱。所以他们故意在低位把股份转给亲友或中介,比如十块钱转让出去,等以后股价涨回三十块,接盘方再卖,这部分增值就不用交税了,筹码还在自己人手里,税却省了几千万。东方雨虹实控人减持的均价差不多十块,要是以后股价反弹,这波操作省的税费可不是小数目。

另一种更阴,是借着减持骗散户交筹码。控股股东和主力提前串通好,在低位放减持公告,散户一看”老板都不看好了”,吓得赶紧割肉。这时候主力正好低价接盘,等筹码收集够了再拉股价,最后控股股东和主力一起赚钱,只剩散户在高位站岗。那家江苏科技龙头减持前刚发了扩产公告,一边说要搞新品,一边实控人减持,明显是故意制造分歧骗筹码。

当然也有真出事的,就是实控人提前知道了”雷”。他们作为内部人,比散户先知道公司有没有隐藏的诉讼、业绩会不会暴雷、技术是不是出了问题。这些雷一旦爆出来,股价可能从十块跌到三块,所以现在的”低位”其实是未来的”高位”,赶紧减持止损。天茂集团减持前就已经预亏七十五亿,还发不出年报,实控人肯定早知道情况不对,先跑为敬。

散户最容易踩的坑,就是把”跌得多”等同于”跌透了”。觉得超级龙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跌80%肯定安全了,却忽略了行业周期和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现在的市场早就不是”龙头永流传”的时代了,行业周期一掉头,再牛的龙头也扛不住。光伏龙头隆基绿能跌80%,根本原因是光伏产能过剩打价格战,2024年直接亏了八十六亿,业绩撑不住股价自然站不稳。东方雨虹跌这么狠,和房地产行业调整直接相关,下游需求没了,再龙头也没订单。

更关键的是,控股股东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拿着公司最多的股份,最了解公司情况,要是连他们都在低位跑路,要么是公司真不行了,要么是在玩资本套路,不管哪种情况,散户都得谨慎。真要支持公司,有的是办法,比如股权质押、引入战略投资,根本不用减持。而且大宗交易减持的钱都进了实控人个人账户,跟公司资金没关系,所谓”腾资金支持公司”大多是说辞。之前有家新能源公司实控人也说减持是为了研发,结果转头就买了豪宅,被监管处罚了才说实话。

遇到这种”跌超50%+控股股东减持”的股票,不用慌,按三个步骤判断就能避开大部分坑。第一步先看减持的细节,集中竞价直接在二级市场卖出,对股价冲击较大;而大宗交易转让给机构且有六个月锁定期,反而可能是机构看好长期价值的信号。减持比例也很关键,低于1%的小比例减持基本无需过度担忧,超过5%的大额减持就得警惕持续抛压。

第二步核基本面,这是最核心的。翻查最近三个季度的营收和利润,要是一直在亏,或者增速越来越慢,直接pass,业绩差的龙头不如垃圾股。像中绿电净利下滑23%后股东跟着减持,就是典型的预警信号。还要看估值,真正的低位要看PE,比如从五十倍跌到二十倍,接近行业平均水平,这才叫低位;如果PE仍有八十倍,就算跌了50%,可能还是高位。

第三步盯盘面反应,公告后若股价低开高走、成交量萎缩,可能是洗盘;若放量大跌且换手率超10%,就得先减仓避险。记住,政策托底的是行业趋势,而非个体公司的经营风险,不能因为行业有政策就忽略公司本身的问题。

还有人觉得”利空出尽是利好”,减持完就该涨了。这话只对少数有真实业绩支撑的公司管用,对那些跌80%的龙头根本不适用。要是公司本身没业绩,就算减持完了,股价该跌还是跌,天茂集团减持后直接两个跌停,最后还停牌了,利空根本没出尽。

现在市场很微妙,一边是政策释放稳定信号,一边是内部资金加速离场,这种分歧恰恰考验判断力。那些股价暴涨后无业绩支撑的标的,或跌超50%仍遭控股股东减持的企业,本质是信息不对称下的风险暴露。散户没有”内幕消息”,只能靠拆解公告细节、核对基本面来缩小信息差。

炒股最忌讳的是”信仰式持股”,觉得曾经的龙头就永远是龙头。市场一直在变,行业在迭代,公司也会兴衰,控股股东的减持动作,往往是最真实的”内幕视角”。与其纠结要不要抄底,不如先搞懂老板为啥要卖。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2056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8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