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V指标,就是“资金的心电图”。它不是看单日成交量多少,而是把每天的成交量按股价涨跌方向累加,画出一条趋势线。简单说,股价涨了就加当天成交量,跌了就减,平盘就不算。这线比K线靠谱多了——股价能靠资金拉涨造假,但资金进出留下的痕迹骗不了人。OBV里有两条关键线:白线是实时量能趋势,黄线是30日平均量能线,白线站在黄线上方,说明资金在持续进场;反之就是资金在悄悄撤离。
RSI指标,专门管“趋势的强弱”。它按一定周期内的股价涨跌幅度算出来,数值在0到100之间波动,50是强弱分界线:50以上是多头占优,买盘力量强;50以下是空头主导,卖压更重。一般看三条线,短期线(通常6天)、中期线(12天)、长期线(24天),三条线的排列方向直接反映趋势稳不稳。比如短期线上穿长期线形成“金叉”,就是趋势转强的信号;反过来“死叉”就是转弱的信号。
这位年轻股民的聪明之处,在于把“资金”和“趋势”绑在了一起。OBV看的是“有没有真金白银进来”,RSI看的是“进来的资金能不能把趋势带起来”,两者同时给出信号就是“共振”,这时候出手胜率才高。单独看OBV,可能遇到“资金进场但趋势没起来”的陷阱;单独看RSI,又可能碰到“趋势虚高但资金已跑路”的骗局,双指标结合刚好能互补[__LINK_ICON]。
接下来是最核心的“共振战法”实操细节,分“买点”“卖点”和“避坑点”三部分,每一条都能直接用在看盘里。
买点:认准“双线上穿”,信号齐了再出手
所谓“共振买点”,必须OBV和RSI同时满足“线上”条件,缺一个都不算真机会。具体要盯两个关键信号:
第一个是OBV的“金叉信号”:OBV白线从下往上穿过黄线,而且穿过之后能站稳,不立刻回落。这说明之前的资金试探结束,主力开始正经建仓了。要是白线刚冲上去就掉回黄线下方,那是假信号,可能是主力在诱多。
第二个是RSI的“突破信号”:RSI短期线要从下往上穿过中期线和长期线,形成“金叉”,并且整体站上50数值上方,最好能向70靠近但不超。这证明趋势已经从弱转强,买盘的力量在持续增强。要是RSI直接飙到80以上,反而要警惕,那是超买信号,短线可能回调。
必须两个信号同时出现才动手。比如OBV白线站稳黄线之上,说明资金在进;RSI短期线上穿双线且站上50,说明趋势在强。这时候股价往往刚启动,正是低成本进场的机会。要是只满足一个条件,比如OBV金叉但RSI还在50以下,那可能是资金在“试盘”,别急着跟风,等趋势跟上再买不迟。
卖点:死守“双线下穿”,不贪最后一个铜板
“共振卖点”的核心是“不恋战”,哪怕少赚点,也别把到手的利润吐回去。卖点信号比买点更明确,主要看两个“死叉”:
一是OBV的“死叉信号”:OBV白线从上往下跌破黄线,而且跌破后没有快速拉回。这是资金撤离的明确信号,不管股价当时有没有大跌,都得警惕——主力出货往往是悄悄进行的,等股价跌下来再卖就晚了[__LINK_ICON]。
二是RSI的“破位信号”:RSI短期线跌破中期线和长期线,形成“死叉”,并且整体掉到50数值以下,甚至向30靠近。这说明趋势已经由强转弱,卖压开始释放,继续持有只会被套。要是RSI直接跌到20以下,反而不用慌,那是超卖信号,短线可能反弹。
这里有个关键提醒:股价上涨时,要是出现“OBV下跌但RSI还在涨”的背离,哪怕没出死叉也要警惕。这说明股价涨得没资金支撑,是“虚涨”,大概率要回调,这时候先减仓准没错。
避坑点:这3个误区,踩一个就白忙活
很多人学了指标还是亏,问题出在没避开这些“隐形坑”:
第一个坑:忽略指标钝化。当趋势特别强的时候,RSI可能长时间待在70以上的超买区,这时候别以为“超买就该卖”,要是OBV还在涨,说明资金还在进,趋势没结束,卖了反而踏空。反过来,下跌趋势里RSI长时间在30以下,只要OBV没站稳黄线,也别着急抄底。
第二个坑:不看横盘期。要是OBV横向走平超过3个月,不管股价涨不涨,都可能是主力在悄悄吸筹。这时候重点盯RSI,一旦RSI突破50,同时OBV白线站上黄线,就是启动信号,赶紧跟上。但要是横盘期OBV一直在黄线下方,那就是没资金关注,再横也没用。
第三个坑:所有股票都用一套参数。短线交易可以把RSI周期调短(比如6天),反应更灵敏;中长线就调长(比如24天),避免被短期波动骗。大盘股和小盘股也不一样,小盘股RSI容易飙到80以上,大盘股一般到70就差不多见顶了,得灵活调整。
最后想说句实在话:这战法不是“炒股稳赚密码”,而是“提高胜率的工具”。那位23岁股民也不是每次都对,他自己说胜率大概在70%左右,关键是错的时候能及时止损。比如遇到“共振信号出了但股价没涨”的情况,只要OBV白线跌回黄线下方,就立刻清仓,每次止损控制在5%以内,这样赚的时候多赚点,亏的时候少亏点,长期下来自然能盈利。
A股从来不是“猜涨跌”的游戏,抓牛股也没有捷径。OBV看资金,RSI看趋势,两者共振就是“资金+趋势”的双重保险。但记住,指标只是辅助,得结合大盘环境和行业景气度看——要是大盘在跌,再强的共振信号也可能失效;要是行业在风口上,共振信号的可靠性会更高。
普通人学这个战法,不用追求“精准抄底逃顶”,能做到“看清资金动向、跟上真实趋势”就够了。毕竟,在股市里活得久的人,靠的不是“运气好”,而是“有方法、会避坑”,这才是能复制的赚钱逻辑。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1444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