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来沉下心来反思,才慢慢明白:股市里真正能稳赚钱的,根本不是我这种整天研究技术的“聪明人”。那些天天算点位、猜涨跌、追热点的,看似忙得热火朝天,实则大多在给市场送钱;反倒是那些不怎么玩技术、甚至有点“笨”的人,能安安稳稳赚到钱。
这话可能有点扎心,但都是我亏出来的教训。先说说我当初是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那时候我特别痴迷技术分析,每天收盘后就对着电脑复盘,画各种趋势线、找支撑位压力位,看到某个股票出现“金叉”就赶紧买,出现“死叉”就立马卖。有时候早上开盘前,还会花半小时看各种财经博主的“早盘策略”,跟着他们说的“牛股”买。
现在回头看,那些操作全是瞎折腾。比如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股票连续三天收阳线,技术形态看着特别好,觉得肯定要大涨,就满仓冲了进去。结果第二天一开盘就跌,我想着“这是洗盘,撑住”,没卖;第三天继续跌,我又安慰自己“技术支撑位到了,不会跌了”,还是没卖;等到第四天跌穿了我画的趋势线,我慌了,赶紧割肉,一下就亏了好几万。
后来才发现,我所谓的“技术分析”,根本就是自欺欺人。K线图是已经发生的走势,用过去的图形预测未来,本身就不靠谱;那些指标更是滞后的,等你看到“金叉”的时候,上涨可能已经快结束了,等你看到“死叉”的时候,下跌可能都快到底了。更别说那些所谓的“牛股推荐”,人家可能早就提前买好了,等你跟着进去,正好成了接盘侠。
亏到20万的时候,我终于扛不住了,把手里的股票全清了,也不想再看什么技术指标了。那段时间我没碰股市,反而开始看一些老股民的经验分享,听他们说自己的炒股故事。越看越发现,那些能在股市里长期赚钱的人,跟我之前的“聪明”玩法完全不一样。
他们不天天盯盘,不会因为一根K线的涨跌就乱操作;他们不迷信技术指标,更不会跟着别人追热点;他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反而总说“股市里别太自作聪明,承认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他们做的事,在我以前看来特别“笨”:选几只看着顺眼的好公司股票,买了之后就放着,不管短期涨涨跌跌,等到估值高了就卖一点,估值低了再买一点。
一开始我觉得这方法太傻了,赚钱太慢。直到后来我试着用他们的方法做,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懂得“不跟市场较劲”。股市里的聪明人,总想着抓住每一次涨跌,赚尽每一分钱,结果往往是频繁操作,手续费交了不少,还总在高位接盘、低位割肉;而那些“不玩技术”的人,知道自己抓不住短期波动,干脆就放弃短期利益,盯着长期趋势,反而能赚到钱。
还有一点,也是我亏了20万才懂的:炒股拼的不是技术,是心态和纪律。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技术好,就能赚钱。但实际上,技术再好,心态崩了也白搭。比如明明知道这只股票基本面没问题,就是短期回调,可看到账户绿油油的,还是忍不住割肉;明明知道这只股票已经炒得很高了,可看到别人都在赚,还是忍不住追进去。
那些能赚钱的人,不是没有恐惧和贪婪,而是能管住自己。他们有自己的买入和卖出原则,到了该买的时候就买,不管市场多恐慌;到了该卖的时候就卖,不管市场多疯狂。他们不会因为短期的涨跌改变自己的计划,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说法动摇自己的判断。这种纪律性,比任何技术指标都管用。
现在我炒股,早就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了。每天开盘后看一眼大盘,知道大概的趋势就行,不会盯着盘面一动不动;选股票的时候,就看公司是不是赚钱、估值高不高,不会因为K线好看就买;买了之后,只要公司基本面没变,就算跌个10%、20%也不慌,反而会趁跌的时候再补点仓;等涨到自己心里的目标价,就卖一部分,落袋为安。
就这样,我不仅把之前亏的20万慢慢赚回来了,还能稳定盈利。虽然赚得不如以前想象中那么快,但胜在稳,不用天天提心吊胆,也不用跟自己的人性较劲。
写这篇文章,不是想教大家怎么炒股,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适合的方法也不同。我只是想把自己亏20万换来的教训分享给大家:别再迷信技术,别觉得自己有多聪明,股市里最赚钱的,往往是那些愿意“笨一点”、“慢一点”的人。
最后提醒一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谁能保证在股市里一定赚钱,就算是那些长期盈利的人,也有亏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少一点自作聪明,多一点敬畏之心;少一点短期投机,多一点长期投资;少一点情绪化操作,多一点纪律性执行。这样,就算赚不到大钱,也不至于亏得太惨。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1420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